走向田野大地的写作——刘华论
发布时间:2021-05-10 14:54
<正>江西自古便是"江南昌盛之地""文章节义之邦",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田园山川,近现代以来更是演绎了无数革命英雄传奇,丰饶深厚的赣鄱大地为江西文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作资源。长期以来,江西作家以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鲜明的人道主义情怀立足历史,扎根大地,从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发掘题材源泉,汲取创作灵感,塑造艺术个性,为繁荣发展的中国当代文学奉献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江西风景"。回望稳健前行的江西当代文学行旅,无论从哪个方
【文章来源】:创作评谭. 2020,(0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大地深处的律动
二、叙事空间的开拓
三、文化自觉的忧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业题材、工业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性”——《乘风破浪》再解读[J]. 李杨. 文学评论. 2010(06)
[2]写作是朝向故乡的一次精神扎根[J]. 谢有顺. 扬子江评论. 2008(05)
[3]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J]. 陈思和. 上海文学. 1994(01)
[4]大地和天空[J]. 蒋子龙. 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03)
本文编号:3179558
【文章来源】:创作评谭. 2020,(0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大地深处的律动
二、叙事空间的开拓
三、文化自觉的忧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业题材、工业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性”——《乘风破浪》再解读[J]. 李杨. 文学评论. 2010(06)
[2]写作是朝向故乡的一次精神扎根[J]. 谢有顺. 扬子江评论. 2008(05)
[3]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J]. 陈思和. 上海文学. 1994(01)
[4]大地和天空[J]. 蒋子龙. 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03)
本文编号:3179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17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