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影像世界的两种范畴划分方法及其意义解析

发布时间:2017-04-21 15:21

  本文关键词:影像世界的两种范畴划分方法及其意义解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类为什么要创造出影像作品?人类创造的影像作品之表征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及其如何反作用于人类自身?这是影像传播研究必须要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本文作者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独到的新观点。为了方便阐述和利于理解,作者将形态样式纷纭复杂的影像世界加以高度概括提炼,采用两种方法划分为不同的影像范畴,并对其意义加以深入阐述与解析。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影像 影像传播 影像语言 影像世界范畴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民艺术素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09JZD0009)
【分类号】:J04
【正文快照】: 人类创造影像的起源是什么?这是影像传播研究必须探寻的最基本问题,此问题的解答帮助我们解读人类创造影像的动力。人类创造的影像世界之发展演变以及它如何反作用于人类自身?这是影像传播研究要探寻的第二个问题,也是必须面对的更复杂的问题。对此问题的探讨,有益于我们深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舒予;;运用“元影像”解析人类的影像创造活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M.海德格尔;孙周兴;;艺术的起源与思想的规定[J];世界哲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其华;彭晋媛;;从格式塔看电影建筑空间[J];安徽建筑;2009年02期

2 朱未来;王元勋;;古代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医教育的启示[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龚平;陈文安;;“一通多”视觉通感的隐喻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4 刘云飞;雷卿;;隐喻意识与英语多义词记忆的实证性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漆昌柱,梁承谋,徐培;优秀运动员直觉性运动思维的表征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付佳;;论预告片的视觉传播[J];今传媒;2010年11期

7 张丙辰;王艳群;;产品形态美的塑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王漠洋;;标志的同位异变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9 袁朴,毛广凇;书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周平,陈雪芳;论标志设计意象的妙合[J];包装工程;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倪瀚;宋良荣;陈莹;;现代产品概念的通用设计建构[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2 王林申;黄明华;;基于“图底关系”理论的总体规划方法路线分析——新旧两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比较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明;周越;;动画之梦幻饕餮——动画片审美主动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王海琴;近代西方科学之数学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焦雨虹;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D];复旦大学;2007年

5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8 焦明甲;从“物性逻辑”到“人性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9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常磊;“写实”绘画的形式语言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论绘画写生中的创作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文秀;淮北地区汉画像石神话图式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赫;基于视知觉图底关系的建筑外立面形式构成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孙翌;基于视知觉整体性的空间序列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微曦;湖北汉绣审美形态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6 黄海令;先锋:姿态抑或策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朱晶晶;符号视角下绝对伏特加广告创意解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谷政;论数学形象思维及其培养[D];苏州大学;2001年

9 张英;排球二传队员的观察力及培养对策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兴玉;历史反思与生态建构—当代语感理论的认知基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义信;知识论:核心问题——信息-知识-智能的统一理论[J];电子学报;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俊伟;邓文河;;略论电视剧影像语言的美学功能[J];中国电视;2011年06期

2 散一边;;短pian[J];当代电视;2011年07期

3 李佳;;“动物园”展评[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8期

4 张惠宾;赵延廷;;历史的星空——《大美鹰城》拍摄心得[J];中国摄影家;2011年07期

5 孙国太;;纪录片国际化中国化与本土化链接刍议[J];新闻传播;2011年06期

6 黄文达;;影像思维的创造性特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常芳;;“满足眼睛”的影像生产法则——古典小说的视觉化再生产探析[J];电视时代;2010年0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子恩;;同志电影[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2 虞吉;;重拟的知识体系:从“像”到“像化叙述”[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薛亮;;对影视镜像语言的意向性分析(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波;雍和:今日上海的记录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高晓军;苦情叙事 喜剧精神[N];文艺报;2009年

3 贾磊磊;电视的弊端[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李准;用精彩的艺术呈现还原历史真实[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赋格;奥运谬谈[N];南方周末;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李宏宇;电影30年:超强纠错[N];南方周末;2008年

7 郭江涛 《城市画报》杂志编辑;第一排的寂寞人[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8 张阿利;新西部电影的产业化前瞻[N];光明日报;2004年

9 王源;穿透历史的望乡之旅[N];中国文化报;2002年

10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周志强;《老男孩》与理想承诺的落空[N];东方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兵娟;电视剧:叙事与性别[D];河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舒;跨文化影像传播[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史剑辉;数字时代影像艺术创意与传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余秀才;DV影像传播的背后[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4 薛岩;试析康洪雷的电视剧世界[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5 夏洪波;数字媒介与纸质媒介比较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年

6 汤静;边界的突围[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7 伊日和;论北京奥运筹办期间的电视对外文化传播策略[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8 彭小萍;党报摄影专题报道的民生视角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全真真;数字短片形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宋巧;当代传统主流媒体数字化转型期影像形态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影像世界的两种范畴划分方法及其意义解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20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9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