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日本的传统审美意识及其对艺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25 19:12

  本文关键词:论日本的传统审美意识及其对艺术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美的感悟,是对色彩缤纷世界的感动、臣服。自然界的变化过程就是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人物的喜与悲都在自然景物中得到反映。这种生命感和季节感感悟使日本人萌生出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以"物哀"、"空寂"、"幽玄"等等范畴为中核,表现于文艺等方面。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
【关键词】美学意识 自然 空寂 幽玄 物哀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常常流露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日本最初的文明意识也是来自人与自然的共存,来自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民俗式的思考。他们从自然中发现美的存在,进而创造文学的美,他们将自然看成是生命的整体。人生无常,就像大自然有四季轮回,“空寂”、“幽玄”和“物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光贞;物哀:日本古典文学的审美追求[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爱锋,王健;中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比较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0年01期

2 吴瑞霞;先秦儒道思维透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彭修银,邹坚;空寂: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陈昭瑛;孔子诗乐美学中的整体性概念[J];江海学刊;2002年02期

5 刘成纪;诗性地理与庄子的哲学发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马育良;《论语》:一种可能的情感解读[J];孔子研究;2004年02期

7 张小琴;论庄子的卮言与人生境界[J];理论导刊;2001年06期

8 张家成;中国禅院茶礼与日本茶道[J];世界宗教文化;1996年03期

9 黄爱锋;中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比较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1999年04期

10 沈朝晖;安藤忠雄建筑精神的源泉──禅宗哲学[J];时代建筑;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2 赵云川;日本工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程群;道教生死观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梁英;大众叙事与精神家园[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琴;试论庄子的隐喻特色[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3 赵长峰;试论日本文化对其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根云;《庄子》变形艺术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邱蔚华;庄子人生美学视野下的《庄子》形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彭玲;“仁”的存在论意义及其美学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7 张弛;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闵致康;回到人类的原点[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夏爱元;论夏目漱石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性生存模式[D];湘潭大学;2006年

10 何玲玲;“物感”说与“物哀”说[D];扬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岭;论日本文学的非社会传统[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娟;;自然与女性之隐喻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宋葳;;生态批评——人与自然困境中的呐喊[J];语文学刊;2009年13期

3 魏梓桂;论自然环境对文学之影响[J];许昌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4 王静;;欧美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5 杜雪琴;;文学“地理基因”的三维观[J];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01期

6 岳友熙;;生态批评: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自然生态新纬度[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彭锦;;论自然环境对古希腊艺术的影响[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张卫峰;我国早期南北艺术文化的差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滕军;;日本传统艺术的源流[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10 林小静;;寻找文艺作品后面的历史——读丹纳《艺术哲学》有感[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丽琴;;西林民间艺术生态探论[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2 王传杰;;中外色彩表意之差异[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继新;在维也纳掉进艺术的心里[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刘芷淇;书画引导消费 艺术带动经济[N];中国贸易报;2007年

3 邓楠;科学发展观与民族文学建设[N];文艺报;2005年

4 张达飞(作者为大同大学美术系讲师);艺术创作要体现时代人文精神[N];山西政协报;2006年

5 记者 张元章;会同原创艺术村昨正式开村[N];珠海特区报;2007年

6 杭州大成实验学校 陈莹;挖掘地方传统 放飞美的希望[N];美术报;2008年

7 盛韵;女权主义艺术登堂入室[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任美衡;打开一扇美学之门[N];文艺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婷;寻找共赢的生存状态[N];美术报;2007年

10 许雯丽;六盘水文学院作家讲座系列《灵感与写作》[N];六盘水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雪莲;移境移情[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2 张莉;开启回归自然之窗[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包红芳;论张谷若译《德伯家苔丝》的美学特征[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廖沙泥;中国大地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日本的传统审美意识及其对艺术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26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8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