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尽意论
发布时间:2023-02-15 17:59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语言问题就是文学的根本问题。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对此问题的探讨集中体现在“言不尽意”论中。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有关语言的一个命题,它实际上是包括“诗言志”、“诗缘情”、“立象以尽意”、“得意忘象”等一系列的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在内的理论体系。“言不尽意”论直接影响到国古典诗歌含蓄隽永、意境深远的艺术特征的形成。本文从“言不尽意论的提出及发展过程”,“言不尽意意识产生的根源”,“志和情——诗歌语言所不能尽之意”,“立象以尽意——言不尽意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影响”,“得意忘象——言不尽意对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的影响”五个方面对“言不尽意论”进行阐释。 一、言不尽意论的提出及发展过程 “言不尽意”是一个哲学命题。它反映的是存在和人们的表述方式之间的矛盾。“言不尽意论”经由老庄发展到魏晋的王弼已是哲学领域中的重要命题。魏晋时期也是“言不尽意论”在文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时期。自陆机、刘勰、钟嵘之后,刘禹锡、皎然、司空图、严羽直至清代王士祯都不断地对“言不尽意论”进行阐释和创新,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独具诗味的诗学理论。 二、言不尽意意识产生的根源 这一观念的产生根源于中华民族轻鬼...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 论
一、 “言不尽意”的提出及发展过程
二、 “言不尽意”产生的根源
(一) 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的影响
(二) 乐文化对“言不尽意”观产生的影响
三、 “志”和“情”--诗歌语言所不能尽之“意”
(一) 诗言志--人对自身认识的诗意表达
1 志:哲学思想和社会理想
2 志丰富的内涵:仁和道
(二) 诗缘情--个体生命的冲动
四、 立象以尽意--“言不尽意”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 语言之象
1 文字之象
2 语音之象
(二) 无形之象--养气澄怀
(三) 有形之象--物象、兴象、意象
五、 得意忘象--“言不尽意”对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理论的影响
(一) 超理性把握--悟
(二) 感官知觉体验--味
结 语
参考书目
本文编号:3743564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 论
一、 “言不尽意”的提出及发展过程
二、 “言不尽意”产生的根源
(一) 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的影响
(二) 乐文化对“言不尽意”观产生的影响
三、 “志”和“情”--诗歌语言所不能尽之“意”
(一) 诗言志--人对自身认识的诗意表达
1 志:哲学思想和社会理想
2 志丰富的内涵:仁和道
(二) 诗缘情--个体生命的冲动
四、 立象以尽意--“言不尽意”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 语言之象
1 文字之象
2 语音之象
(二) 无形之象--养气澄怀
(三) 有形之象--物象、兴象、意象
五、 得意忘象--“言不尽意”对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理论的影响
(一) 超理性把握--悟
(二) 感官知觉体验--味
结 语
参考书目
本文编号:3743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743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