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曹植文学的批评史略

发布时间:2023-02-15 19:19
  本文是对于“专人文学批评史”建构的尝试。 自魏晋至明清时期,历代批评者对曹植诗文推崇备至者有之,贬抑者亦有之,从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文学批评史。后代批评者的批评又与前代的批评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承传与新变,这与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的变化,以及文化思潮、批评标准等密切相关。本文试图在研读相关历代批评典籍的基础上,对从魏晋至明清时期批评者关于曹植诗文的批评情况与一些选本选录情况进行个案研究,并结合不同时代的批评观念与批评标准等,厘清曹植诗文批评的历史发展脉络,揭示一定的诗文批评规律及发展过程,并探究其成因,从而建构“专人文学批评史”。这对于丰富整个古代文学批评史将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本文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批评者侧重于对曹植文才与文辞的激赏、且评价颇高,并对其诗文声律与文辞优劣及其多种文体体制的辨析等方面也给予较多关注;隋唐五代时期批评者对曹植诗的批评远远多于对其赋、表与颂等其他文体的批评,并对其诗的诗格、诗势与诗法,以及乐府诗源流等方面给予了较多关注;宋金元时期复古主张者对曹植诗予以肯定,但文人对渐趋平淡的诗文风格的崇尚,又体现为对曹植诗关注的热情有所减退,对曹植诗文的批评呈下降趋势...

【文章页数】:3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解题:对几个相关概念的梳理和界定
    二、综述:关于曹植文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三、创新:“专人文学批评史”的初步建构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曹植文学的批评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曹植文学的总体批评概况
        一、“音义既远,清辞妙句”:曹魏时期对曹植文学的批评
        二、“骨气奇高,词彩华茂”:两晋南北朝时期对曹植文学的批评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曹植文学的主要批评
        一、兼善四言“雅润”、五言“清丽”:奠定了曹植诗的批评基调
        二、“天机启,则律吕自调”:对曹植赋作的高度评价
        三、章表“体赡而律调”:对曹植其他文体的批评
第二章 隋唐五代时期对曹植文学的批评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对曹植文学的批评概况
        一、“君子哉,思王也,其文深以典”:对曹植人品及其经历的关注
        二、“子建笔丽于荀彧”:对曹植诗文及其文才的赞誉
        三、“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对曹植诗的声律与“风骨”予以肯定
        四、“更尚文辞,忽君人之大道”:对曹植诗文等建安文学有所贬抑
    第二节 王昌龄《诗格》对曹植诗的批评
        一、“气高出于天纵,不傍经史,卓然为文”:对曹植诗的总体评价
        二、“事须轻重相间,仍须以声律之”:从用字、声律等方面对曹植诗的批评
        三、“诗有五趣向”:从总体风格等方面对曹植诗的批评
    第三节 皎然《诗式》对曹植诗的批评
        一、“邺中七子,陈王最高”:对曹植诗的充分肯定
        二、“语似用事,义非用事”:对曹植《赠白马王彪》的批评
        三、“其词婉娩,存讥谏也”:对曹植《三良诗》的批评
        四、“后势特起,前势似断”:对曹植《七哀诗》的批评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其他批评者对曹植诗文的批评
        一、“曹子建诗名冠古,唯吟“清夜”之篇”:韦庄等对曹植诗的批评
        二、“今但据后人所拟,採其意而注之”:吴兢对曹植乐府诗的批评
        三、“曹有《愁霖赋》,谢有《愁霖诗》”:对曹植赋、表与颂等文体的批评
第三章 宋金元时期对曹植文学的批评
    第一节 宋金元时期对曹植文学的批评概况
        一、“思深远而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对曹植诗文及其文才的称颂
        二、“四言自曹氏父子、王仲宣、陆士衡后,惟陶公最高”:曹植诗坛至尊地位呈下降趋势
        三、“古今詩人推陳王及古詩第一,此乃不易之论”:张戒对贬抑曹植的反拨
    第二节 张戒《岁寒堂诗话》与范晞文《对床夜话》对曹植文学的批评
        一、“不期于咏物,而咏物之工,卓然天成”:张戒对曹植诗的激赏
        二、“古人句法极多,有相袭者”:范晞文对曹植诗章法字句等的审美把握
    第三节 刘履《选诗补注》及其他人对曹植诗文的批评
        一、“持论公正,诚有补於世教”:刘履《选诗补注》对曹植诗的批评
        二、“虽华藻随时,而体律相仿”:其他人对曹植诗文的批评
第四章 明代对曹植文学的批评
    第一节 明代对曹植文学的批评概况
        一、“其调高,其格正”:对曹植诗在诗歌演变中调高格正的审美肯定
        二、“其平仄妥帖,尚有古意”:对曹植诗文流变及其用辞藻饰等的批评
        三、“必终身臣汉,则王之心其周文王乎”:结合曹植人品、政治境遇评其诗
        四、“材太高,辞太华”:自然冲淡的审美追求使得对其诗文的贬抑在延续
    第二节 胡应麟《诗薮》对曹植文学的批评
        一、“陈思而下,诸体必备,门户渐开”:对曹植诗历史地位的肯定
        二、“稍露词人脚手,格调在汉、魏间”:提倡“本色”辨体与诗之格调
        三、“汉诗自然,魏诗造作”:从无意为诗到有意为诗的优劣俱见
    第三节 许学夷《诗源辩体》对曹植文学的批评
        一、“体皆敷叙,而语皆构结”:对曹植诗的比较批评
        二、“体既整秩”、“事由创撰”:对曹植乐府诗的批评
        三、“但引事而不用事”:对曹植工于诗作的具体批评
    第四节 明代其他人对曹植文学的批评
        一、“万转心机,乃成篇什”:谢榛等人对曹植诗的批评
        二、“骨气渐弱,体制犹存”:对曹植赋及其他文体的批评
第五章 清代对曹植文学的批评
    第一节 清代对曹植文学的批评概况
        一、“诗有道统,不可不究其所自”:对曹植诗文文体渊源流变的批评
        二、“五色相宣,八音朗畅”:对曹植文辞、韵律及章法等形式因素的批评
        三、“以喻其忧谗畏讥,进退维谷之意”:对曹植诗文主旨等层面的批评
        四、“伸纸挥毫,雷同一律”:对曹植诗文的贬抑
    第二节 王夫之对曹植文学的批评
        一、“《艳歌》正可无限”、“《杂诗》清回纯净”:王夫之对曹植诗的肯定
        二、“子建橫得大名,酌其定品,正在陳琳、阮瑀之下”:对曹植诗文的贬抑
    第三节 沈德潜等人对曹植诗文的批评
        一、“陈思极工起调”:对曹植诗之章法、文辞等的批评
        二、“从古题自出新题也”:对曹植乐府诗渊源流变的批评
        三、“子建人品甚正,志向甚远”:结合曹植人品对其诗文的批评
结语
附录 历代曹植文学的批评调查报告(I—V)
    凡例
    附录一 魏晋南北朝对曹植文学按文体分类批评调查表
    附录二 隋唐五代对曹植文学按文体分类批评的调查表
    附录三 宋元金对曹植文学按文体分类批评调查表
    附录四 明代对曹植文学按文体分类批评调查表
    附录五 清代曹植文学按文体分类批评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本文编号:3743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743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d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