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风骨”看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多义性

发布时间:2025-04-18 03:12
   "风骨"作为重要的古文论范畴,其含义歧见迭出。"风骨"是对文章审美的整体诉求,强调完整性,但"风骨"同时具有多面性和复合性特质,应当允许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理解,尤其需要结合文本和具体的语境。"风骨"强调作家要关注社会现实,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情与气偕,作品需要具备感人的张力;"风骨"是情感和力量的结合后形成的文章的整体精神风貌的显现,表现为"情显"与"辞精"两个方面。从建安风骨到盛唐兴象,"风骨"的含义随时代的变迁而相应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多义性,但作为对文章最高风格要求的基本内涵没发生多大变化,则又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稳固性特征。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世积乱离,风衰俗怨:从建安文学看“风骨”
二、情显与辞达: 刘勰“风骨”论
三、兴象与标格:从《河岳英灵集》看“风骨”
四、结语



本文编号:4040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4040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f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