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布洛说反了:论审美距离的符号学原理

发布时间:2017-06-15 15:04

  本文关键词:布洛说反了:论审美距离的符号学原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无论是布洛本人还是后来的学术史,审美距离主要被理解为审美态度,而且大都在艺术外或艺术文本外予以探讨,言说路径不外乎实际空间距离的问题。而一旦回到艺术符号内部就会发现,布洛明显说反了:不是艺术符号的外在距离决定艺术美感,而是艺术符号自身的意指距离制约审美态度。说到底,是文本内部的"形式"距离决定观者的心理距离,而不是相反。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爱德华·布洛 艺术符号 心理距离 审美距离 意指距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13&ZD123)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一审美距离(aesthetic distance),实际是心理距离(psychical distance),通常被作为一条审美的基本原则。它是英国美学家爱德华·布洛1912年提出的。[1]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学说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已大大超出原本的含义。距离,在实际接受过程中,主要被理解为审美态度。布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幸安;艺术欣赏中的变形与审美距离浅探[J];理论与创作;1996年05期

2 刘强;郑成芬;范文博;;浅析抽象雕塑在空间中的审美距离[J];设计;2014年07期

3 曹熠婕;;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浅谈审美距离[J];青春岁月;2010年22期

4 董倩怡;;试论“审美距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5 高化铭;;戏剧审美距离浅说[J];戏剧文学;1988年03期

6 黄颇;;审美模仿与审美距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7 柳传堆;审美距离说[J];三明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8 李冠华;;“赋、比、兴”和审美距离的生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9 韩剑南;;从审美距离看《兄弟》的接受差异[J];作家;2012年14期

10 阎伟;;萨特伦理叙事中的“审美距离”理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秀娟;;一种语言的艺术——试论文学创作中审美距离的建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文育;;审美距离的当代演绎[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申小申;现实与历史的“空巢”[N];北京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修宜;创造适当的审美距离[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2 刘东霞;《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审美距离控制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巧茹;《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审美距离[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康莉;一个被疏离了的主人公——浅析《人性的枷锁》中的审美距离[D];河北大学;2000年

5 李赛男;文化差异与审美距离[D];云南大学;2012年

6 曹英豪;[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杨丹;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布洛说反了:论审美距离的符号学原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452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3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