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试论文学翻译中源语文化的再现

发布时间:2017-07-07 21:15

  本文关键词:试论文学翻译中源语文化的再现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翻译 文化再现 源语 直译 意译


【摘要】:语言是人类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与容器;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翻译作为两种文化的沟通桥梁,它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流活动,同时也是文化的交流活动。翻译应当不断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随着人类科学、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语言、各种文化之间不断地互相渗透、异化,甚至同化。作为“文化使者”,译者不仅应准确传达原文中的语言信息,也应当向读者介绍和传递源语文化。在各种翻译当中,文学作品涵盖的范围广、文体多、涉及的社会文化层面宽,故本文拟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入手,对文学翻译中源语文化再现的必要性、难点和误区进行分析,并着重探讨了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直译与意译并举等源语文化再现的方法。最后,本文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从跨文化、跨交际的视角出发,重视文化因素,采取适当的方法保持源语文化的差异性,从而使外国作品的“异国情调”得以忠实传递,做到真正传播文化。
【关键词】:文学翻译 文化再现 源语 直译 意译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0
  • 2. 源语文化再现的必要性10-14
  • 2.1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10-11
  • 2.2 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11-14
  • 3. 文化再现的难点、误区14-18
  • 3.1 文化再现的难点14-16
  • 3.2 文化再现的误区16-18
  • 4. 文化再现的方法18-26
  • 4.1 直译法18-20
  • 4.2 直译加注法20-22
  • 4.3 意译法22-24
  • 4.4 直译与意译并举24-26
  • 5. 结语26-28
  • 参考文献28-30
  • 附录:翻译资料30-68
  • 致谢辞68-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晓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J];飞天;2011年12期

2 韩丽;薛富强;;意境美的重新塑造——文学翻译艺术的真谛[J];大家;2011年14期

3 李潇;;文学翻译中文化霸权的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王家新;宋炳辉;高兴;何言宏;;“拿来”的必要与急切——“新世纪文学反思录”之六[J];上海文学;2011年08期

5 高丽;;刍议文学翻译之难[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6 肖尊岚;杨志豪;旷爱梅;;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麦合木提·麦麦提;;文学翻译中的两种问题[J];民族翻译;2010年02期

8 许钧;;文字·文学·文化——关于“文字翻译”与“文学翻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9 李亚峰;高涵;;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10 王洁;孟庆娜;;浅析外国文学的翻译[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文浩;;文学翻译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林语堂散文自译和古文小品英译对文学翻译的启示[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2 汪懿婷;;从改写理论的视角析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于应机;;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本质与特点浅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传彪;;对“异化”的困惑与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郑雪彬;;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在文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孔喜;杨炳钧;;文学翻译译文修改的原型论取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胡兆云;;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的互文还原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江艺;;神似种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骆贤凤;;社会文化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述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静;;女性主义框架下的《水浒传》翻译研究(英文)[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士君;走出文学翻译的窘境[N];光明日报;2005年

2 赵兰英;我国文学翻译后继乏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徐怀谦;文学翻译缺失多[N];人民日报;2005年

4 周士君;如何走出文学翻译的窘境?[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陈熙涵;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N];文汇报;2008年

6 明江;“我们强烈感受到民族文学翻译的使命”[N];文艺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任震宇;文学爱好者翻译异军突起[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8 柳斌杰;在中欧文学翻译出版论坛上的致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9 刘建林;文学翻译不宜“专业化”[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烁;文学翻译缘何沦为“零首选”[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彭爱民;忠实于源语文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韩子满;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4 刘军;龙蛇之蛰 以存身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颖;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D];河南大学;2009年

6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7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9 尹衍桐;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学翻译价值论[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静;浅论文学翻译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陈晶晶;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胡nr;从葛浩文英译《红高粱》看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肖邵华;试论文学翻译中源语文化的再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程令花;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归化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D];山东大学;2010年

6 严天钦;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风格[D];四川大学;2004年

7 周文书;“改写”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D];西北大学;2009年

8 杨书;文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D];外交学院;2001年

9 李学萍;文学翻译的符号学视野[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10 毕海英;文学翻译中译文读者的角色[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31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31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3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