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中学艺术生心理现状分析与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19:16

  本文关键词:中学艺术生心理现状分析与教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学艺术生 心理现状 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逐渐加深。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促使了新时代人才的快速发展。高素质人才首先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应从基础教学阶段抓起。 目前,中学艺术生的心理现状不甚乐观。尤其对于人在学生时代,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学艺术生的心理状态,本文对中学艺术生的心理现状、心理变化、心理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调查。调查发现注重和加强中学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成为现今中学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艺术特色学校的不断完善,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孩子学习艺术的支持,,提高了全民的艺术文化水平建设,也为中学的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且越来越多的艺术生在这个环境中有不同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对艺术生的自身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绪论、本论、结论。其中绪论部分围绕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本论部分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中学艺术生的产生与发展,从艺术生的由来以及现阶段艺术生的发展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章为中学艺术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分为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五节;第三章是对中学艺术生心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第四章为中学艺术生的教学,从教学原则、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建设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结论部分是对本论文的概括总结,并对本论文的后续研究做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中学艺术生 心理现状 教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0-4;G6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3
  • 一、研究背景10
  • 二、研究现状10-11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四、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中学艺术生的产生与发展13-20
  • 第一节 艺术生的由来13-14
  • 一、 艺术的概念13
  • 二、 艺术生的特点13-14
  • 第二节 中学艺术生的产生14-20
  • 一、 艺术生的产生14-18
  • 二、 中学艺术生的产生18-20
  • 第二章 中学艺术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20-24
  • 第一节 自知20-21
  • 一、 自知的表现20
  • 二、 自知的培养20-21
  • 第二节 自尊21-22
  • 一、 自尊的表现21
  • 二、 自尊的培养21-22
  • 第三节 自制22
  • 一、 自制的表现22
  • 二、 自制的培养22
  • 第四节 自信22-23
  • 一、 自信的表现22-23
  • 二、 自信的培养23
  • 第五节 自强23-24
  • 一、 自强的表现24
  • 二、 自强的培养24
  • 第三章 中学艺术生心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24-36
  • 第一节 对中学艺术生心理现状的调查24-32
  • 一、 调查对象24-25
  • 二、 调查方法25
  • 三、 调查内容25
  • 四、 调查结果25-32
  • 第二节 分析32-33
  • 一、 自身因素32
  • 二、 外界因素32-33
  • 第三节 思考33-36
  • 一、 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33-34
  • 二、 对中学艺术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34-36
  • 第四章 中学艺术生的教学36-44
  • 第一节 教学原则36-37
  • 一、 循序渐进原则36
  • 二、 实践性原则36
  • 三、 “激励为主”原则36
  • 四、 因材施教原则36-37
  • 第二节 教学目的37
  • 第三节 教学内容37-38
  • 一、 文化课教学内容37
  • 二、 专业课教学内容37-38
  • 第四节 教学方法38-41
  • 一、 分层施教法38
  • 二、 激将法38-39
  • 三、 探究法39-40
  • 四、 展示法40-41
  • 五、 情景教学法41
  • 第五节 教学建设41-44
  • 一、 转变教育观念41-42
  • 二、 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2-43
  • 三、 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3
  • 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43-44
  • 结论44-45
  • 附录45-48
  • 参考文献48-50
  • 后记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霞;;浅析我院高职生的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王飞;;五省部分地区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调查[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1期

3 黄蓉,高香美;浅论中师新生的心理调适[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4 张颉;;天津地区聋哑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01期

5 胡静;;校园流行语的社会学意义透析[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余洪;;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7 张秀春;王嘉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8期

8 段泽民;浅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蒋乐梅;;大学日语学生心理现状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S1期

10 姚丽云;;浅谈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波;詹丽萍;董莉萍;杜瑞红;;北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吴守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颖心;常莉;刘润玲;;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陈丽华;;年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5 刘训俭;;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李娟;吴振云;韩布新;;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7 刘娟娟;张万军;李杰;郑睿智;冯晓明;黄芬;;安徽省某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8 启明;;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燕;;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刘文邦;陈绥贞;谢曙光;;躯体形式障碍住院患者SCL-90结果分析[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更;我市乡镇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N];石家庄日报;2008年

2 ;心理健康保障不能坐等立法[N];深圳商报;2011年

3 通讯员 董骥 记者 于丽爽;丰台13个社区建心理诊室[N];北京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方芳;社区心理“片儿医”走近你和我[N];北京日报;2011年

5 ;用艺术滋养为心灵导航[N];解放日报;2011年

6 汤江峰;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N];大众卫生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赵婀娜;教学中的“踢猫”要不得[N];人民日报;2011年

8 记者 何丰伦 王骏勇 戴劲松;家长护考近荒唐,飞机都想不让飞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魏文风 王煜 王欣;心理健康离大学生有多远[N];河北日报;2000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 陶红梅 张小方 顾莉莉 洪金侠;“流动的花朵”心理健康状况怎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2 韩煊;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刘琴;三峡水库移民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4 王克华;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及心理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梅峰;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李节;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扬;空军飞行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的前瞻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8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薛峰;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自身对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艳华;师范大学生社会智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汪琼;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段小池;生活事件、情绪调节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许慧;河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D];郑州大学;2005年

5 林美春;高中生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个性特征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苗;中学生物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实施干预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乔聚耀;海洛因依赖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杨希华;长春市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春娜;大学生完美主义、成就动机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35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35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e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