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与超越——论蔡仪的美学研究方法
本文关键词:融通与超越——论蔡仪的美学研究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蔡仪 美学理论 美学思想 唯心主义美学 艺术论 美的本质 研究方法 西方美学 登徒子好色赋 方法论研究
【摘要】:正蔡仪(1906—1992)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新艺术论》、《新美学》、《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论现实主义问题》等是其美学代表著作。其中,撰写于1940年代的《新艺术论》和《新美学》是蔡仪的美学思想体系形成的标志,也是我们进行蔡仪美学研究方法论研究的出发点。在这两本著作中,他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揭露和批判思辨美学、心理学美学等旧美学的种种错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自己的"新美学"理论体系,从而提出了"美在典型"等独具特色的命题。蔡仪的美学思想是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蔡仪;美学理论;美学思想;唯心主义美学;艺术论;美的本质;研究方法;西方美学;登徒子好色赋;方法论研究;
【基金】: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中国现代美学方法论》[11zs48]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蔡仪(1906—1992)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新艺术论》、《新美学》、《唯心主义美学批判集》、《论现实主义问题》等是其美学代表著作。其中,撰写于1940年代的《新艺术论》和《新美学》是蔡仪的美学思想体系形成的标志,也是我们进行蔡仪美学研究方法论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邢建昌;;机械唯物论美学——评蔡仪美学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2 杨春时;关于中国美学方法论的现代转型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3 许明;;蔡仪的精神遗产[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裴萱;;中国生态美学的话语限度与空间特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刘昌奇;;宗白华美学研究方法探析[J];文化艺术研究;2014年01期
3 ;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J];学术月刊;2004年04期
4 张小琴;;关于孔子美学方法论现代转型的几个问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石军;审美意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巩勇;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徐炫;自然何以为美?生态主义视野中的蔡仪美学[D];西南大学;2010年
4 张福国;主体间性视野下的文学阅读审美教育[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5 姚荣露;论“十七年”时期《文艺报》的文学批评[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绣宝;论周来祥审美关系说[D];西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冠华;蔡仪美论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2 王善忠;蔡仪与美学[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01期
3 郗吉堂;论蔡仪的美学思想[J];河北学刊;1986年03期
4 闻礼萍;坚持、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蔡仪美学思想研讨会”在京召开[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05期
5 张光芒,赵东明;论20世纪40年代蔡仪美学观的二重性[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涂途;追忆蔡仪给我的几封书信[J];美与时代;2005年06期
7 薛富兴;蔡仪早期美学略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志民;关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几个问题——与蔡仪同志商榷[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9 汤龙发;“美是典型”理论的历史地位──纪念蔡仪诞辰90周年[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05期
10 ;《蔡仪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3月版[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明;;作为科学的文艺学是否可能[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3 王攸欣;;朱光潜在成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 许志英;蔡仪的人格魅力[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刘仰东;美学背后的人生片断[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南开大学哲学系 薛富兴;蔡仪:主观主义传统中的美学“异调”[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师雅惠;继承发展前辈学者的美学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吴予敏;铮铮风骨论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师雅惠;用唯物辩证法阐明美与认识的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马驰;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蔡仪先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钱竞;一位在左翼营垒中具有独立个性的美学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张炯;追求真理的一生(品书札记)[N];人民日报;2002年
10 师雅惠;蔡仪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N];文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4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爽;蔡仪前期美学思想探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2 江姗;蔡仪文艺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巩勇;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田先方;二十世纪中国“美学原理”教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谢朝坤;中国现代文论中典型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子乔;反思当代中国美学之哲学基础[D];湖北大学;2012年
8 徐秋雅;吕荧文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38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3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