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艺术市场管理法的法学定位及体系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艺术市场管理法的法学定位及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市场 艺术市场管理法 交叉法律学科 体系构成
【摘要】:艺术市场管理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艺术市场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保障国家管理、促进艺术市场健康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进步,艺术市场在国家和人民的生活中日益重要,因此将艺术市场纳入法律的轨道进行管理成为必然趋势,艺术市场管理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本文站在对艺术市场管理的相关法律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界定我国艺术市场管理法的法律定位,梳理国内的艺术市场管理法的法律体系,探索在艺术市场管理法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艺术市场管理法的研究工作。研究艺术市场管理法的法律定位及其体系的目的主要是希望为完善我国艺术市场管理法律规范体系尽绵薄之力,进而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的发展。运用法律手段管理艺术市场,是我国的国家本质和依法治国的国策所决定的,国家在艺术市场的管理中如何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推动艺术市场管理的法制化正是艺术市场管理法应当解决的问题。通过艺术市场管理法的研究,还可以建立起与世界接轨的国际艺术交流体制,运用艺术市场管理法来规范各种跨国界的艺术活动,调整跨国界的艺术交流,,顺应国际艺术文化发展的趋势,保护我国国家利益。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首先从艺术市场管理的角度入手界定了艺术市场管理法的概念,然后继续深入分析了艺术市场管理法的本质和特征等基本问题;第二章在明确艺术市场管理法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基础上,对艺术市场管理法进行了法律定位研究,从而将艺术市场管理法同其他相近法律学科区别开来;第三章在上一章法律定位研究的基础上从四个不同角度梳理了艺术市场管理法的体系构成,以期科学全面而条理清晰地建立起我国艺术市场管理法的学科体系;第四章主要是对我国现行艺术市场管理法律体系的冷静思考,在“十二五”规划将建设完善的国内消费市场作为经济工作重点的今天,在客观面对国内艺术文化领域立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目前艺术市场管理法律体系的建设亟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加快制定统一的艺术市场管理法典;加强艺术市场管理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协调;在艺术市场管理法中贯穿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改变艺术市场管理法效力位阶较低的现状;着力解决艺术市场管理法的执法难题。
【关键词】:艺术市场 艺术市场管理法 交叉法律学科 体系构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16;J12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要义12-23
- 第一节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定义12-19
- 一、 艺术市场管理的概念12-13
- 二、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定义13-19
- 第二节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本质和特征19-23
- 一、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本质19-21
- 二、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特征21-23
- 第二章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定位23-31
- 第一节 艺术市场管理法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依据23-26
- 一、 新兴的交叉性艺术市场管理法形成的社会基础24
- 二、 新兴的交叉性艺术市场管理法形成的理论基础24-25
- 三、 新兴的交叉性艺术市场管理法形成的实践基础25-26
- 第二节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6-28
- 一、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研究对象26-27
- 二、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研究方法27-28
- 第三节 艺术市场管理法与其他法律学科的比较28-31
- 一、 与传统部门法的比较28-31
- 二、 与其他新兴交叉法律学科的比较31
- 第三章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体系构成31-44
- 第一节 构建艺术市场管理法体系的依据31-33
- 一、 法的体系的含义31-32
- 二、 构建艺术市场管理法体系的必要性32-33
- 第二节 我国现行艺术市场管理法的体系构成33-44
- 一、 按照艺术市场的管理模式来划分34-40
- 二、 按照艺术市场的运营模式来划分40-41
- 三、 按照艺术市场管理法的调整模式来划分41-42
- 四、 按照艺术市场管理法的法律渊源来划分42-44
- 第四章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发展趋势展望44-54
- 第一节 艺术市场管理法构建中的问题45-47
- 一、 缺乏统一的艺术市场管理法典45
- 二、 需要加强其他法律部门的协调45-46
- 三、 艺术市场管理法应当注重体现我国文化安全战略46
- 四、 艺术市场管理法律规范文件效力层次较低46-47
- 五、 艺术市场管理法存在执法难题47
- 第二节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完善与展望47-54
- 一、 艺术市场管理法的未来发展趋势48-50
- 二、 艺术市场管理法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50-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军;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市场的十种方式[J];美术观察;1996年08期
2 马晓刚;对于艺术市场中赝品问题的思考[J];美术观察;1996年10期
3 周晨阳;中国艺术市场的崛起[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龚云表;迎接上海的艺术金秋——′98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在即[J];艺术界;1998年05期
5 李纪贤;市场与鉴藏[J];美术观察;1999年01期
6 李树基;;画家与艺术市场[J];美术大观;1999年02期
7 李泽霖;;漫谈台湾艺术市场[J];美术大观;1999年04期
8 郭宝成;当前书画价格偏高之分析[J];艺术市场;2003年Z2期
9 谢海;;中国艺术市场的基本景观及其他[J];艺术市场;2003年Z1期
10 刘心亮;规范艺术市场操作 促进艺术市场繁荣——再次访谈首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执行总监董梦阳[J];艺术市场;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拉明;;浅谈市场管理法[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孟庆耘;;艺术市场管理特征的探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孟庆耘;;艺术市场管理策略探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蓝庆伟;;批评的演进——中国早期当代艺术批评家的转向[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马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经济学观照:回顾与展望[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栾昌大;;世纪末的困惑——跨世纪五大艺术学问题的思考(论纲)[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黄伟新;;中国法学教育如何应对入世挑战[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8 于洋;;艺术批评的媒体化与艺术媒体的批评化[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葛士恒;;观者的优越——当代艺术中的“民工潮”[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田建设;;我国法学类连续出版物《集刊》现状[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艳娟;艺术市场经济学启动[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纪平;艺术市场中的古旧书画[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马学东;艺术市场将走进平稳期[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上海大学艺术市场研究中心 罗宏才;艺术市场学建构中的缺失与空白[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邱家和;预测 苏富比香港秋拍“夜场拍卖”赢面几何[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马学东邋孙国胜;艺术市场比金融动荡慢一拍[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朱浩云;海外藏家狂抛 国内买家猛接[N];美术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娟;当代艺术市场“乱象”中涌动暗流[N];中国商报;2009年
9 许石林;艺术市场北强南弱?[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欣华;佳士得去年收获21亿英镑[N];中国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冬梅;产业化旋流中的艺术生产——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化问题的理论诠释和实践探索[D];复旦大学;2004年
2 郭峰;当代中国艺术市场及其互联网经营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3 秦政;价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胡志平;清末民国海上书画家润例与生存状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陈怡勋;从文徵明风格为主之代笔画家与作伪画家看十六世纪苏州艺术市场之概况[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张国珍;从美术鉴藏类电视节目解析我国当代鉴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陈明;乱象与主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李林琳;宋代书画市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潘皓;日本当代油画的研究与分析[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10 邱慧君;企业赞助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论我国艺术市场管理法的法学定位及体系[D];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
2 丁书哲;当代中东艺术市场现状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黄华;我国商业银行介入艺术市场的模式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4 张朔;当代艺术市场中的美术网站运营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5 陈佳;从艺术家视角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婧;重塑文化立场[D];天津美术学院;2010年
7 金度延;当代韩国艺术市场研究(2005-2009)[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郭海贝;市场与艺术家的自我纯粹性[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9 闵锐;殊途异归的大众艺术[D];四川大学;2003年
10 李尧嶷;中国艺术品市场宏观趋势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40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40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