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互文性理论的演进

发布时间:2017-07-18 15:39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视野下互文性理论的演进


  更多相关文章: 互文性 后现代主义 文本 关系


【摘要】:互文性作为后现代主义中的一种重要理论范畴和批评方式,在各文学批评领域中有广泛的适用性。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后现代主义背景下互文性究竟是怎样的?又会走向何处呢?对此,目前还没有人可能也不会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因为就连这个理论的内涵本身都处于不断地变动之中。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互文性自诞生起就注定了它的与众不同。从克里斯蒂娃那里孕育的概念冲出了符号学的圈子,它带给我们文学观念上的一个深刻转变:从“创作”到“写作”,从“作品”到“文本”。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突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并将文本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从而强化了文本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视野,这是互文性最具特色和最富贡献的一面。因此,许多文艺评论家运用互文性理论一方面寻找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关联,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深挖出其与非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关系,试图编织起复合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另辟蹊径,试图从后现代主义这一全新视角出发,着重探讨后现代主义下互文性理论的最新时代演进。在后现代主义的大背景下,一切文本皆互为文本,一切阅读皆为互文,互文性模糊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二者相互泛化而融为一体。
【关键词】:互文性 后现代主义 文本 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06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9
  • 绪论9-15
  • 第一章 关于互文性的理论考察15-27
  • 第一节 巴赫金:从对话性到互文性16-19
  • 第二节 克里斯蒂娃与巴特:广义互文性19-23
  • 第三节 热奈特、里法特尔:狭义互文性23-27
  •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与互文性批评27-37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及其特征27-31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与互文性31-34
  • 第三节 新批评方法的建构——互文性批评34-37
  • 第三章 互文性理论的实践运作37-47
  • 第一节 引用、拼贴与复制37-39
  • 第二节 改写:翻译与模仿39-41
  • 第三节 戏拟与反讽41-44
  • 第四节 体裁互文与链接44-47
  • 第四章 文学与非文学范畴下的互文性47-57
  • 第一节 找寻文本的踪迹47-52
  • 第二节 互文性在文学与非文学间的泛化52-54
  •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文学与非文学范畴之间的互文性现象——以电影类文本为例54-57
  • 结论57-59
  • 参考文献59-63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3-65
  • 致谢65-67
  • 个人简历67-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仁敬;林莉;;互文文本中隐现的现实[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秦勇;巴赫金对“间性”理论的贡献[J];俄罗斯文艺;2003年04期

3 秦海鹰;;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具体应用[J];法国研究;2006年04期

4 陈永国;互文性[J];外国文学;2003年01期

5 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年01期

6 戴阿宝;女性主义与文学[J];外国文学;1996年02期

7 白利芬;;浅谈胡适治学方法论形成的文化取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8 陈维昭;索隐派红学与互文性理论[J];红楼梦学刊;2001年02期

9 巩天峰;李健;;论后现代状况中的审美现代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赵宪章;超文性戏仿文体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穆厚琴;论残雪的小说创作[D];苏州大学;2006年

2 邓军;热奈特互文性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58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58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f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