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乙英译《镜花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01:21
本文关键词:林太乙英译《镜花缘》研究
【摘要】:《镜花缘》是才学小说的典型代表,而才学小说以作者炫耀才学为最明显的特点,该特点则给翻译造成了困难。本文基于目的论,功能对等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林太乙的《镜花缘》英译本。 宏观上主要分析林太乙对原作中大量为炫学而偏离主题的部分的处理。整体上看,这些偏离降低了《镜花缘》的艺术性和可读性。林太乙以目标读者为中心,对这些偏离进行选择性的翻译,详译了中医、饮茶、算术和射箭的内容,而对大部分谈文论字和娱乐的内容则进行简要概括,做到详略得当,使其译文兼具趣味性和可读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在微观上从风格、语言和文化层面对译文加以分析:认为林太乙的译文偏向口语化,但是简洁有力。在遣词造句上,灵活多变,重在整体意义的把握,实现功能上的对等。在文化上,本文主要探讨了译者在创造文化语境上的努力及翻译度量衡、百才女姓名和四关典故时所采用的策略,认为林太乙在文化上主要采取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最后本文指出了译文中一些与原文有出入的地方,这些出入主要是由印刷的错误、译者的误解、或者译者对原文的改动所造成的。 总体说来,林太乙的《镜花缘》英译本简洁、通顺、准确,兼具趣味性与可读性,不失为一部佳译。其中林太乙对《镜花缘》偏离部分的处理以及“句译”为主的译法可以为今后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才学小说的翻译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翻译 才学小说 《镜花缘》 炫学 林太乙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059;I046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6
- Contents6-7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7-17
-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rudite Novels7-8
- 1.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Jing Hua Yuan8-12
- 1.3 Theoretical Basis12-14
- 1.4 Research Purposes and Approaches14-17
- Chapter Two The Macro-analysis of Lin Taiyi's Translation of Jing Hua Yuan17-29
- 2.1 The Impacts of the Digressions on Jing Hua Yuan17-19
- 2.2 Digressions Deleted in the Translation19-25
- 2.3 Digressions Reproduced in the Translation25-27
- 2.4 A Brief Summary27-29
- Chapter Three The Micro-analysis of Lin Taiyi's Translation of Jing Hua Yuan29-63
- 3.1 The General Style of the Translation29-33
- 3.2 The Analysis from the Lexical Perspective33-39
- 3.3 The Analysis from the Syntactic Perspective39-43
- 3.4 The Analysis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43-54
- 3.5 Disputed Translations54-63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63-65
- References65-67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7-68
- Acknowledgements68-69
- 个人简历69-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玉;;论近年华语电影片名中文化意象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J];电影文学;2010年11期
2 郑荣豪;《镜花缘》的结构[J];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01期
3 王青;;女儿国的史实、传说与文学虚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胡长春;《镜花缘》里的茶文化[J];农业考古;2001年02期
5 王韬;;《镜花缘》的隐晦意愿——从文本分析李汝珍的创作心理[J];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03期
6 张蕊青;才学小说成因的文化心理分析[J];求索;2003年06期
7 赵逵夫;苏蕙《回文璇玑图》的文化蕴含和社会学认识价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张蕊青;才学小说炫学方式及其文化根源[J];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9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年03期
10 张蕊青;;清代朴学与才学小说的学术化[J];学海;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560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6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