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功能对等视角下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20:13

  本文关键词:功能对等视角下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了不起的盖茨比》 汉译 巫宁坤 功能对等理论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成功的代表作。小说从叙述者尼克的视角讲述了盖茨比与上层阶级的“金钱女郎”黛西相遇,相爱,不择手段的追求财富以得到黛西,最后梦断人亡的凄婉故事。很多学者已经对该小说从文学评论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于揭示其中“美国梦”幻灭的主题以及探讨小说独特的文学艺术。该小说具有的时代特征,以及其中表现出的菲茨杰拉德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文学造诣,使这部小说具有独特的译介价值,使中国读者能够鉴赏该作品并进一步了解二十年代的美国文化。在这部小说的中文版本中,最为著名并流传最为广泛的是巫宁坤译本。对于这部小说的翻译研究,已有的文献以不同的理论为框架,探讨了译文的效果。但是几乎没有研究是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框架对这部小说的翻译进行阐释。 与传统的翻译理论不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提供了翻译批评的标准。要达到较为理想的翻译效果,就要找到与源语最贴近且最自然的对等译入语,而不是局限于简单的形式对等,即译入语读者对译文产生的反应要与源语读者对原文产生的反应最大程度地等值。该理论并非是完美的,但其不足之处并不影响我们将其作为理论框架研究小说翻译。作为一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具有小说的一般特征,遵循小说的一般规律,其翻译也应符合小说翻译的一般要求,即不仅要译出源语意义,还要注重传源语文本的文学艺术,暗含的社会背景及人物关系等。 本文以功能对等为理论框架,主要提出以下研究问题:通过运用功能对等理论研究巫宁坤译本《了不起的盖茨比》,从中有何发现? 通过对译入语文本与源语文本的对比分析,本研究发现,在译者对整部小说全面理解,具备熟练英语与汉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巫宁坤译本《了不起的盖茨比》在词汇,短语,句子以及文本层面上比较好地体现了功能对等,译入语读者基本能够像源语读者那样欣赏到该小说的文学艺术与文化内涵。而这种功能对等的实现,有赖于译者认真细致的翻译,包括选取意义、效果对等的词汇,对复杂英语句子的重新整理排列,以及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适当的省略或添加。 本研究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框架研究巫宁坤译本《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个比较新的视角,其研究结果可以为这部小说以及其他小说的翻译评介提供更多参考,对已有的研究具有补充作用,对小说翻译理论与技巧的研究应用可能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汉译 巫宁坤 功能对等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TABLE OF CONTENTS4-6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2
  • 1.1 Purpose of the Study10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0-11
  • 1.3 Methodology11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1-12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2-16
  • 2.1 Research on the Great Gatsby from the Angle of Literary Criticism12-14
  • 2.2 Research on the Great Gatsby in Translation Studies14
  • 2.3 Comments on the Previous Studies14-15
  • 2.4 Research Question15
  • 2.5 Summary15-16
  • CHAPTER THREE EUGENE A. NIDA AND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THEORY16-26
  • 3.1 About Eugene A. Nida16-17
  • 3.2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17-24
  • 3.2.1 Background of the FET17-18
  • 3.2.2 Development of the FET18-19
  • 3.2.3 Main Concepts of the FET19-21
  • 3.2.4 Application of the FET in Translation21-24
  • 3.3 Summary24-26
  • CHAPTER FOUR F. SCOTT FITZGERALD AND HIS THE GREAT GATSB26-34
  • 4.1 About F.Scott Fitzgerald26-29
  • 4.2 Background of The Great Gatsby29-30
  • 4.3 Story of the Great Gatsby30-32
  • 4.4 Features of the Great Gatsby32-33
  • 4.5 Summary33-34
  • CHAPTER FIVE WU NINGKUN'S TRANSLATION OF THE GREAT GATSB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34-58
  • 5.1 About Wu Ningkun34-35
  • 5.2 The FET Reflected in Wu's Translation of The Great Gatsby35-56
  • 5.2.1 At Word Level36-41
  • 5.2.2 At Phrase Level41-45
  • 5.2.3 At Sentence Level45-50
  • 5.2.4 At Text Level50-56
  • 5.3 Summary56-58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8-60
  • 6.1 Summary and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58-59
  •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59-60
  • REFERENCES60-68
  • ACKNOWLEGEMENTS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洁;;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程海萍;;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的他者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3 赵云玲;彭祺;;圣经原型的平行对应在《了不起的盖茨比》情节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4 韩卓亚;;《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狂欢化色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5 张明悦;;美国爵士时代的产物——试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堕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6 柏苗苗;;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狂欢化精神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7 刘媛媛;;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20世纪初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8 凡春辉;;女性主义视角下对菲茨杰拉德小说的解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9 李柯;试论《挪威的森林》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比较[J];东北亚论坛;2002年03期

10 李晓;;《了不起的盖茨比》两译本对比研究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12期



本文编号:636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36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a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