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克莱斯特《论木偶戏》中的雅俗文化冲突

发布时间:2017-08-08 00:19

  本文关键词:论克莱斯特《论木偶戏》中的雅俗文化冲突


  更多相关文章: 克莱斯特 席勒 《论木偶戏》 《柏林晚报》 大众文化


【摘要】:《论木偶戏》是德国著名经典作家克莱斯特的名篇之一,相关研究众说纷纭,但大多局限于美学和诗学上的解读。文章尝试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对该文及其原初语境——克莱斯特主编的《柏林晚报》——进行观照,借此提供一种对《论木偶戏》一文全新的理解路径,并展现雅俗文化的对抗关系对克莱斯特写作该文的影响;并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试图以《论木偶戏》为范例,说明文本、媒介和语境间的流通交换关系。
【作者单位】: 慕尼黑大学德语文学系;
【关键词】克莱斯特 席勒 《论木偶戏》 《柏林晚报》 大众文化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雅俗文化这一组概念在现代意义上的形成要追溯到18世纪末:启蒙运动对精神/身体、思维/快感、教化/娱乐等一系列概念的反思和取舍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文学市场的诞生则是其成形的社会条件。1现代意义上的雅俗文化各有其社会阶层标识和侧重,也各有其实践空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鹏程;;电视娱乐节目的仪式、叙事模式与意识形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田婷婷;;消费主义与我国社会转型下的电视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3 莫国芳;;好莱坞电影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4 李兵;;媒介文化语境中的误读[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5 袁艳;对时尚杂志批判的批判[J];编辑之友;2004年06期

6 赖君睿;;“山寨文化”刍议(英文)[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7 李晓;;浅论中韩爱情片中音乐运用的同与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8 李莉;;大众文化研究现状考察[J];才智;2010年13期

9 张苏峰;;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众文化[J];长白学刊;2008年03期

10 刘云春;;建构消费语境中的文艺消费理论——兼评何志钧的《文艺消费导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陈立旭;;重估大众文化的政治潜能——费斯克与法兰克福学派等的分野[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萱;;媒介文本分析视角下的中国大陆地区“城市主流生活杂志”——以上海、广州、武汉三地杂志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接受形态的变迁[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6 严亚;;想象与奇观:城市视觉建构的文本转换[A];全球本土化背景下的中国传播能力建设——第五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获奖论文集[C];2014年

7 叶晖;;大众传媒中女性话语权力的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性别研究方法论探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瑜;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龙运荣;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钟志东;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华侨大学;2011年

6 王文捷;另类奇幻的解构性娱乐意态的新兴[D];武汉大学;2011年

7 陆庆祥;苏轼休闲审美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李三强;“变相”之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桂茹;先锋与暧昧[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璇;赵本山现象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余国静;从卢广作品看纪实影像特性[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班晓宇;《时尚》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邓颢;娱乐化浪潮下的湖南卫视娱乐节目探析[D];湘潭大学;2009年

9 唐静;“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军奎;新农村建设中村落街巷景观改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8年德国克莱斯特文学奖揭晓[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付天海;刘颖;;评克莱斯特小说《O侯爵夫人》中的不可靠叙述[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3 卢盛舟;;克莱斯特译介的中继站[J];书城;2013年08期

4 王建;评克莱斯特的《论玩偶戏》[J];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04期

5 鸿鸿;;在克莱斯特的地牢里散步[J];书城;1999年02期

6 阮慧山,焦海龙;克莱斯特的语言理论及其现代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赵薇薇;;与传统和现实的抗争——论德国作家克莱斯特的思想及其创作[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陈彦;;分成两半的子爵 关于克莱斯特的观念世界[J];上海文化;2011年01期

9 姚莹;;克莱斯特小说《O侯爵夫人》的现代性探析[J];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吴华英;;2011:克莱斯特年[J];外国文学动态;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傅小平;克莱斯特作品引进中国[N];文学报;2007年

2 郎楷淳 编译;飞利浦再起飞[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3 叶隽;文章犹在未尽才[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曹卫东;“如今,它让我的心总是充满惊奇和亲切”[N];东方早报;2014年

5 李宓;美国一小镇:住的全是退休邮递员[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最后一个幸存的“希特勒刺客”离世[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别柯兵;克莱斯特戏剧《安菲特律翁》中的伪装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37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37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f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