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读者语言取向的实证调查及启示——以《孔乙己》的杨宪益、莱尔译本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08 12:23
本文关键词:英语读者语言取向的实证调查及启示——以《孔乙己》的杨宪益、莱尔译本为例
【摘要】:对西方英语读者语言取向的了解是翻译批评的基础,也是当前中国文学外译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和汉学家威廉·莱尔翻译的《孔乙己》作为对象,对30位英语读者的阅读反应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莱尔译文更受欢迎。本调查还为当前的文学外译提供以下启示:1)词汇方面,读者喜欢富于张力而非平实准确的词汇,喜欢词汇的广用意义而非偶用意义;2)句法方面,在叙述一系列事件的时候,读者喜欢使用主题句(或导引句)加上系列分述,或直接使用小句并列或动词连动,而不是将所有事件融入一个高度形合的复合句之中;3)文化方面,读者喜欢扩充说明或文内解释,不喜欢字面对应但难以理解的翻译,也不喜欢太多的脚注;4)叙事方面,读者不喜欢字字对应的忠实译文,他们喜欢译者根据场景和情节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的生动译文,喜欢译本能给他们留下一定的阐释空间或者在对"不定点"进行阐释时,能提供符合逻辑的推理性阐释。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言取向 实证调查 启示
【基金】: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项目“鲁迅小说英译研究”(编号:2013WQ00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在汉英翻译批评实践中,不同的论者从不同的理论出发,可能会对同一译作做出截然不同的评价。杨宪益、戴乃迭译的《孔乙己》就遇到此类情况。陈宏薇(2000:62)从小说美学角度出发,赞扬杨氏译文“以生动简洁的笔触、符合人物社会地位与性格的贴切选词以及恰当的语篇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燕姣;;试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译《孔乙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2 万涛;;短篇小说The Sampler与《孔乙己》对照赏析[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张清;张美伦;;看大家风范 学翻译技巧——以杨译《孔乙己》为例探析零前指的翻译策略[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冯玲辉;创新思想 感悟人生——文学鉴赏教学浅论[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欧阳明;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6 ;余华谈鲁迅[J];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6期
7 吴炫;艺术性:对现实本体性否定的程度[J];文艺研究;2000年06期
8 梁桂;高师中国现代文学趣味教学的尝试[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9 陆丽华;从接受美学谈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走向[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南 帆;作家 请慎用非正常死亡说事[N];中国艺术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祝悦;杨宪益和威廉·莱尔英译《孔乙己》的读者反应调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9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3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