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国散文翻译中文体价值的再现
发布时间:2017-08-26 13:46
本文关键词:潘文国散文翻译中文体价值的再现
更多相关文章: 翻译 文学文体学 《赫兹列散文集》 风格 潘文国 文体价值
【摘要】:英国著名作家赫兹列的散文《赫兹列散文集》被认为是最成功的散文之一。散文中的独特新颖的文体特征是散文获得如此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不但起到加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极大的传达了美学意义。在传统的散文翻译研究中,散文语言形式的传达往往被忽略,进而导致损害原文的美学价值。这主要是译者忽略语言形式意义导致。因此,把文学文体学引入到散文翻译中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文学文体学主要探讨的是作者如何运用语言形式来传达文本的内容和美学意义。 文体学可以简单定义为文体研究的学科。文学文体学是以研究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基本目的的文体学分支。作为新兴的、具有边缘性质的语言学分支,文学文体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具有开创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尽管已有学者在该项领域进行了颇具意义的探讨,但还未形成系统深入的研究。 《赫兹列散文集》的译者潘文国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翻译家,一直以来他都致力于研究外国散文及散文翻译的技巧和文体特征。他对原文中的语言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真正地领会了原作的文体风格并尽肯能地在一文中把它们再现出来,从而成功地再现原作的主题意义和文体价值。 因此,本论文以潘文国《赫兹列散文集》的译文为例,以文学文体学为范式,综合考查了译文文本的具体特点,将译者的风格分为平易风格、文言风格和讽刺风格。平易风格能够从内容上最大程度的贴近原文,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的和谐统一;文言风格凸显了译者的文言文功底,使译者从遣词造句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独特风格的魅力;讽刺风格力求译文读起来更富有文学韵味。并探讨了译者是如何运用语言形式从语言和意境两个方面传达美学价值。研究结果从文体学的角度指出了译本的风格及美学意义,证明了将文学文体学引入散文翻译中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本文以文学文体学为范式,系统得分析了潘文国先生的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对风格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着重考查了潘文国文白杂糅、句式多样、忠实原文的翻译特点。本文作者认为好的翻译应该是兼具形式美和语言美的,这样才能更完美的贴合文体学的理论。本文通过对潘文国先生的风格考查,证实了风格的可译性和文体价值的重现。
【关键词】:翻译 文学文体学 《赫兹列散文集》 风格 潘文国 文体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8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8-11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8-9
- 1.2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9-11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1-13
- 2.1 Previous Study of Literary Stylistics Applied in Literary Translation11-12
- 2.2 Previous Study on Pan Wenguo's Translation12-13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13-16
- 3.1 Stylistics and Literary Stylistics13-14
- 3.2 The Effectiveness of Literary Stylistic Applied in Literary Translation14-16
- Chapter Four Pan Wenguo's Translation Thoughts16-23
- 4.1 Pan Wenguo and His Achievement16-17
- 4.2 His Translation Principles17-23
- 4.2.1 His Viewpoints towards Translation Practice17-18
- 4.2.2 His Basic Translation Principle18-23
- Chapter Five Representation of Stylistics Values in Pan's Translation of Essay23-44
- 5.1 Concept of style23-25
- 5.2 Translatability of Style25-26
- 5.3 Types of Prose Style26-32
- 5.3.1 The Plain Style27-28
- 5.3.2 The Classical Chinese Style28-30
- 5.3.3 The Ironic Style30-32
- 5.4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of Pan's Translation of Hazlitt's Essay32-44
- 5.4.1 Features of Pan's Translation of Hazlitt's Essay32-34
- 5.4.2 Representation of Beauty in language34-40
- 5.4.3 Representation of Beauty in Images40-44
- Chapter Six Conclusion44-46
- Acknowledgements46-47
- Bibliography47-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德让;;《赫兹列散文精选》文言笔法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刘玉麟;论风格(上)——从中西古典文论到结构文体学和统计文体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6年05期
3 卢卫中;象似性与“形神皆似”翻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刘宓庆;翻译的美学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5 申丹;论文学文体学在翻译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6 余继英;郭建中;;美学理念——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简评《翻译美学》[J];中国翻译;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741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4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