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中诗英译研究
本文关键词:林语堂中诗英译研究
【摘要】:林语堂是20世纪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一生致力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在国外的声望高于国内。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林语堂才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对林语堂的研究主要仍集中在其文学创作方面,对其翻译理论和实践,尤其是诗歌翻译的研究还很不够。本文对林语堂的诗歌翻译理论和实践作了系统、细致的研究。第一章为文献综述。第二章回顾了林语堂的两篇译论《论翻译》和《论译诗》,提取出了其主要的诗歌翻译思想及观点:自然用韵或舍弃用韵而保留节奏、重现原诗意境,以及文学翻译的三项标准——忠实、通顺、美。第三章通过译例分析研究了这些观点和理论在其译作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可行性,并将林氏所译之诗与其他译者的作品作了比较以发掘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四章对林氏的诗歌翻译理论和实践作出了评价。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1.林语堂的诗歌翻译理论大致在其译作中得到了体现,但他有时会为了押韵而对原诗作出改变,这些改变大多是合理的,因为诗歌翻译中绝对忠实几乎不可能,但也有一些破坏了原诗的意境或影响了译诗的通顺,得不偿失,因此还是舍弃韵律而保留节奏为好;2.林语堂的诗歌翻译理论是可行的,并为中诗英译作出了有益的贡献;3.林语堂的诗歌翻译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诗歌翻译 林语堂 意境 押韵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Introduction9-11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11-17
- 1.1 Profile of Lin Yutang11-12
- 1.2 Review on Researches on Lin Yutang’s Poetry Translation12-15
- 1.3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of Researches on Lin’s Poetry Translation15-17
- Chapter Two Lin Yutang’s Views on Poetry Translation17-26
- 2.1 Use of Rhyme17-21
- 2.1.1 Natural Use of Rhyme17-18
- 2.1.2 Reservation of Rhythm without Rhyme18-20
- 2.1.3 Comparison with Xu Yuanchong’s Theory of “Beauty in Sound”20-21
- 2.2 Recreation of Yi Jing21-23
- 2.2.1 Introduction of Yi Jing21-22
- 2.2.2 Lin’s Theory of Conveying the Spirit22-23
- 2.3 Standards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Beauty23-26
- 2.3.1 Standard of Faithfulness23-24
- 2.3.2 Standard of Expressiveness24-25
- 2.3.3 Standard of Beauty25-26
- Chapter Three Analysis of Lin Yutang’s Translation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26-42
- 3.1 Analysis of Lin’s Translations in light of His Views on Poetry Translation26-33
- 3.1.1 Representation of Lin’s Theories in His Translations26-30
- 3.1.2 Limitations of Lin’s Translations30-33
- 3.2 Comparison of Lin’s Translations with Other Translators’33-42
- 3.2.1 Example of “Sheng Sheng Man”33-37
- 3.2.2 Example of “Lin Daiyu Burying the Fallen Flower Petals”37-42
- Chapter Four Evaluation of Lin Yutang’s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Poetry Translation42-49
- 4.1 Evaluation of Lin’s Poetry Translation Theories42-45
- 4.1.1 Nature of Lin’s Theories—Seeking Translatability out of Untranslatability42-43
- 4.1.2 Contribution of Lin’s Poetry Translation Theories43-45
- 4.2 Evaluation of Lin’s Poetry Translation Practice45-49
- 4.2.1 Feature of Lin’s Poetry Translations and Possible Reasons for It45-47
- 4.2.2 Contribution to the spreading of Chinese Culture47-49
- Conclusion49-51
- Bibliography51-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贵贤;;林语堂幽默观形成的原因[J];艺术广角;2007年02期
2 ;林语堂与卜舫济往来函件选[J];档案与史学;1994年03期
3 李晓宁;边缘游走:林语堂的人文探寻[J];东南学术;2000年05期
4 ;林语堂的梦想[J];电子科技;2002年20期
5 陈才忆;脚踏东西文化 评说宇宙文章——林语堂的中西文化观及其在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传播[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王明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枚酸果——评林语堂的“幽默”人生哲学[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文文;;林语堂妙论乐观与幽默[J];健身科学;2006年07期
8 王兆胜;;21世纪我们需要林语堂[J];文艺争鸣;2007年03期
9 拾以胜;;烧掉婚书之后[J];爱情婚姻家庭(冷暖人生);2008年04期
10 张桂兴;;评王兆胜《林语堂与中国文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宁;;林语堂的美学思想方式[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李少丹;;自然生动 亦庄亦谐——林语堂散文修辞艺术初探[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3 李晓宁;;闽南山水与林语堂[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冯羽;;林语堂研究的跨文化视角——兼论中国知识分子的“信仰之旅”[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5 李少丹;;林语堂散文幽默语言的修辞探析[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李少丹;;林语堂散文幽默语言的修辞分析[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蒋显t
本文编号:778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78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