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生产论
发布时间:2017-09-02 20:38
本文关键词:数字艺术生产论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艺术生产 数字艺术家 数字工具 创意产业
【摘要】:数字艺术生产是整个数字艺术系统的关键环节。没有生产,数字艺术也就无从谈起。然而,跟原子艺术生产相比,数字艺术无论是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模式,还是生产机制、生产方法等都发生了重大的技术和艺术嬗变,生成了一些独特的新质。本文将以生产理论为基本出发点、数字美学为指导思想、如火如荼的数字艺术实践活动为参考案例,就数字艺术生产中的这些新特点、新变化探幽发微。以整个数字艺术生产系统为中心,本文共分为四章,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数字艺术家 这一章是对数字艺术生产系统中生产者要素进行的分析。 数字艺术家,是这样一种个人或集体,他们具备一定的数字技术操控能力并掌握数字美学中一定的艺术创作规律,能够熟练的将其运用到艺术生产中,在艺术生产中,凭借数字技术的优势,他们更容易实现艺术想象,创作出新奇的视听奇观,从而拓展艺术生产领域的广度。与原子艺术家相比,数字艺术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至少掌握最简单的数字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具有大众化、青春化和个性化的群体特征。艺术家们需要通晓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操控技术,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积累比较丰富的创作经验,领会数字技术的本质特性,充分发挥电脑的智慧,不断提高创新水平,才有可能完成一名合格的数字艺术家的建构工作。 二、数字工具 这一章对生产工具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数字工具是指数字艺术家在生产过程中用来加工数字艺术产品的劳动工具,与应用于原子艺术生产的原子工具相比,具有独特的内涵:数字工具的运行都是基于数字化的二进制比特机制,所有的数字艺术都可以转化为无数的二进制信号在数字工具系统内流动;它们在物质空间内的存在方式比较多样化,可能是具体可感的物质实体,也可能是无法触摸却可以感知运用的数字信息;在具体的艺术生产过程中,数字工具不仅能够实现与生产主体的互动交流,而且能够实现不同数字工具之间的沟通。所有这一切,充分展现了数字工具的本质特征:数字化。数字工具的范畴包括计算机或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艺术创作平台、计算机的外接多媒体处理设备、软件系统等,表现出综合性、智能化和非线性的具体特征。 三、数字艺术生产的特征 第三章对数字艺术生产本体进行了整体性的论述与思考。数字化的艺术生产表现出的是不同于原子生产的数字美,具有自由性和民主性、非线性和开放性、互动性、虚拟性等美学特征。数字生产为那些自由的数字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民主的创作平台,使具有先天民主情结的这一创作群体更容易的表达自由情感。在具体的生产流程上,数字生产表现出“时间”的非线性和“空间”的开放性的特征。数字生产独有的互动机制改变了艺术生产传统意义上的模式,所依赖的数字技术,可以创造出更具挑战性的虚拟的视听奇观,从而大大开拓人类的审美视野,丰富人类的审美经验。在产品的存在方式上,数字艺术产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数字媒介,具有多样化和便携性的特征。数字化为艺术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负面问题,艺术家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的采取应对之策,培养对待艺术的正确态度,建立起坚定地“数字自我”。 四、创意产业与数字艺术生产 这一章主要是从市场角度来分析数字艺术生产的发展趋势。 创意产业是一种以获取市场最大经济效益为旨归的功利性的文化艺术生产行为,以创意产业为目标的数字艺术生产就是这个生产方式中的杰出代表,该生产方式的目的是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商品,从而在文化市场上赚钱盈利,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理解创意产业与数字艺术生产之间的关系,需要重点把握创意、产业、数字、艺术这四个元素的内涵:创意是数字艺术生产的不竭动力,产业化是数字艺术生产的市场机制,数字技术是创意产业实现的助推剂,数字艺术是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数字艺术生产 数字艺术家 数字工具 创意产业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01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3
-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1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11-12
- 三、论文的研究目标及创新点12-13
- 第一章 数字艺术家13-25
- 一、数字艺术家与原子艺术家13-17
- 二、数字艺术家的特征17-20
- (一) 具备最简单的数字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17-18
- (二) 大众化18-19
- (三) 青春化19
- (四) 个性化19-20
- 三、数字艺术家的建构20-25
- (一) 通晓计算机软硬件操控技术20-21
- (二) 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21-22
- (三) 积累比较丰富的创作经验22-23
- (四) 掌握数字技术的本质特性23
- (五) 充分发挥电脑的智慧,提高创新水平23-25
- 第二章 数字工具25-32
- 一、数字工具的内涵25-27
- 二、数字工具的本质特征27-29
- (一) 综合性27-28
- (二) 智能化28
- (三) 非线性28-29
- 三、数字工具范畴概论29-32
- (一) 计算机或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艺术创作平台29-30
- (二) 外接多媒体处理设备30
- (三) 软件系统30-32
- 第三章 数字艺术生产的特征32-45
- 一、自由性和民主性32-34
- (一) 自由民主的生产者32-33
- (二) 自由民主的创作33-34
- 二、非线性和开放性34-35
- 三、互动性35-36
- 四、虚拟性36-38
- 五、数字艺术产品的便携性与多样性38-39
- (一) 便携性38
- (二) 多样性38-39
- 六、数字艺术生产方式批判39-45
- (一) 艺术的异化39-41
- (二) 人的异化41-42
- (三) 应对之策42-45
- 第四章 创意产业与数字艺术生产45-51
- 一、创意产业概念的界定45
- 二、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45-46
- 三、以创意产业为目标的数字艺术生产46-51
- (一) 创意是数字艺术生产的不竭动力47-48
- (二) 产业化是数字艺术生产的市场机制48
- (三) 数字技术是创意产业实现的助推剂48-49
- (四) 数字艺术是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49-51
- 结语51-52
- 注释52-54
- 参考文献54-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56-57
- 后记57-5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君;;数字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18期
,本文编号:780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80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