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三大设计之都引领中国创意设计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17-09-09 01:23

  本文关键词:三大设计之都引领中国创意设计走向世界


  更多相关文章: 创意设计产业 设计之都 对外文化贸易 政策设计 国际环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宏观背景下,创意设计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转型发展的独特的竞争价值日益凸显,成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的增长点与重要引擎之一。创意设计产业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机制,二是为文化创意产业自身内部各部类向高端形态的升级换代发挥重要推动作用。2012-2013我国创意设计行业成就斐然,北京、上海、深圳三大设计之都引领我国设计产业快速发展,走向世界。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较,本土设计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创意设计产业 设计之都 对外文化贸易 政策设计 国际环境
【分类号】:J124
【正文快照】: 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宏观背景下,创意设计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转型发展的独特的竞争价值日益凸显,成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的增长点与重要引擎。对于我国来说,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正处于孕育与初步发展成长期,伴随着经济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元浦;;论创意经济[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意娜;;国际文化创意经济升级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J];学习与探索;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四题——关于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J];求是;2012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华;《跨世纪中国的国际环境与对外战略》评介[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王向阳;;浅谈功能翻译理论[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4期

3 杨益茂;国际环境与洋务运动[J];史学月刊;1996年06期

4 魏云;;民初女子参政失败原因考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郭培清;滕文芝;;对美国海权之路“天时”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付命蓉;;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适应[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8年S1期

7 蒋高峰;黄新叶;;英语在日本之情况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8 范春燕;;试论孤立主义政策与美国的早期崛起[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孙恪勤;八十年代中期国际环境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J];思想战线;1994年05期

10 刘艳华;反“右派”运动原因述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公龙;;战略机遇期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崛起[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王晓莉;;国际环境中对JCR的思考[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3 王东;;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未来十年发展的考量[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宋献方;于静洁;;国际环境同位素水文学研究新进展与我国的研究对策[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何贻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国际环境的和谐[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何贻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国际环境的和谐[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曾宪淦;;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保产业[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0年

8 王玉珍;;刍议加入WTO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9 陆雅海;;国际环境基因组研究进展[A];首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会程与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曹克;刘兴发;;浅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思考[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钟;把握时局 应对挑战 创建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曾一峰;首届九寨天堂国际环境论坛举行[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3 省经济信息中心;安徽经济:二○○四面临的国际环境[N];安徽日报;2003年

4 常纪文 蔡守秋;个人、单位和民间组织的国际环境法律地位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振江 韩明伦 通讯员 李富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声誉[N];驻马店日报;2008年

6 记者 熊志红;首届九寨天堂国际环境论坛举行[N];中国环境报;2005年

7 陈飞翔(作者:同济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新的国际环境与我国出口鼓励政策[N];中国海洋报;2002年

8 李忠杰;正确认识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的影响[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9 冬青 张芸霞;中昱冠名设立国际环境科学奖[N];宜兴日报;2010年

10 贾金虎;加强国际环境问题研究迫在眉睫[N];中国环境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鹏飞;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晗;气候变化视角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献华;加拿大环境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霍淑红;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s)的角色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守明;中国和平崛起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钟龙彪;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转型研究:一种双层认知视角的解析[D];外交学院;2008年

8 王启东;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甘锋;全球治理视野中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苗青;汽车行业国际创业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婷婷;国际环境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2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静;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费佳;多边环境条约的实施机制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叶士春;试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D];外交学院;2010年

6 罗刚;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D];重庆大学;2010年

7 邱慧青;国际环境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占光;国际环境体制有效性与中国环境治理[D];复旦大学;2010年

9 梁庆江;东北亚国际环境与中国和平崛起[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虹利;全球环境治理中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17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17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d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