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观照下的许渊冲诗歌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2:23
本文关键词:接受美学观照下的许渊冲诗歌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古典诗歌 许渊冲 接受美学 “三美”原则 可行性
【摘要】:翻译难,文学翻译尤其难,诗歌的翻译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古典诗歌的英译。然而没有诗歌翻译,中国人怎知荷马、莎翁,外国人又怎知屈原,李白和杜甫。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民族语言的宝贵财富。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的一颗明珠。长期以来,不少中外学者一直致力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许渊冲教授在中国诗歌翻译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他结合自己的诗歌翻译实践,他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意美”、“音美”和“形美”。 本文作者旨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原则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对许渊冲三美观及其翻译实践的评价,然后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剖析了许渊冲诗歌翻译中“三美”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发现接受美学和“三美”联系紧密,通过本文中给出的例子,作者指出许渊冲的诗歌翻译实践中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在实现三美的过程中,许渊冲的翻译未能完全遵循接受美学的标准,有些译文和原文产生偏差,这些偏差致使他的译文读者得不到和原文读者同样的审美体验。但是,他的绝大部分诗歌翻译作品是成功的。他的诗歌翻译作品实践了他自己的诗歌翻译原则,他的高超的技艺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许渊冲教授的“三美”原则应用诗歌翻译是合理的,可行的,他在诗歌翻译理论和诗歌翻译实践方面的有益尝试毫无疑问对中国文学翻译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许渊冲 接受美学 “三美”原则 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6
- 摘要6-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12
- 1.1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ology9-10
- 1.2 Research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10-11
- 1.3 Structures of the Thesis11-12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2-16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s at Home12-15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Xu Yuanchong's Works Abroad15-16
- Chapter Three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and Beauty in Three Aspects16-29
- 3.1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of Reception16-20
- 3.1.1 Epistemology18-19
- 3.1.2 Ontology19
- 3.1.3 Axiology19-20
- 3.2 Introduction to Beauty in Three Aspects20-23
- 3.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and Three Beauties23-29
- Chapter Four Reproduction of Three Beauties in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s29-63
- 4.1 Reproduction of Beauty of Sense29-45
- 4.1.1 Stylistic Features29-32
- 4.1.2 Image and Artistic Mood32-35
- 4.1.3 Figures of Speech35-42
- 4.1.4 Cultures and Allusions42-45
- 4.2 Reproduction of Beauty of Sound45-50
- 4.2.1 Rhythm and Rhyme45-47
- 4.2.2 Onomatopoeia47-48
- 4.2.3 Alliteration,Vowel Rhyme,Reduplication and Repetition48-50
- 4.3 Reproduction of Beauty of Form50-55
- 4.3.1 Verse Pattern and Line Length51-52
- 4.3.2 Syntactic Schemes52-55
- 4.4 Comments on Xu's "Three-Beauty" Principle and His Translation Practice55-61
- 4.4.1. Sacrifice of Sense for Sound and Form56-57
- 4.4.2. Sacrifice of Images for Sound and Form Beauty57-59
- 4.4.3. Too Much Attention to Sound and Form Spoils the Artistic Mood59-61
- 4.5 Summary61-63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3-65
- Works Cited65-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方珠;;论元散曲翻译中的模糊再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李谧;许渊冲的诗译“三美”说[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张和;诗歌翻译中“三美”的功能对等与译者的读者意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岳峰;略论《诗经》英译的韵脚处理——《小雅·采薇》译文的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裴剑波;;论审美意识与翻译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7年33期
6 米亚宁;;许渊冲先生的美学翻译理论在其诗歌翻译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7 林蔚;;许渊冲汉诗英译的文化翻译策略研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张智中;;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的美学特征[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1期
9 刘季春;扬起创造的风帆——许渊冲学术思想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10 张云霞;;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美的传递——谈许渊冲诗译中的意美、音美和形美[J];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燕;李白诗歌修辞的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20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2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