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葛浩文英译小说《酒国》的“陌生化”手法——以小说中“酒”的隐喻翻译为例
本文关键词:论葛浩文英译小说《酒国》的“陌生化”手法——以小说中“酒”的隐喻翻译为例
【摘要】:莫言小说《酒国》是一部关于酒的小说,大量运用了富于想象和感官刺激的隐喻,给读者以"陌生化"的艺术体验。葛浩文在翻译该作品时,充分理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技巧,顺应了隐喻的认知思维方式,对小说中的隐喻性表达做了认真巧妙的处理,进而再现了原作"陌生化"艺术手法。文章以葛译《酒国》中"酒"的隐喻翻译为切入点,结合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理论,探讨葛浩文英译小说中隐喻翻译的理念和方法,以期能为小说英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更好地欣赏葛译小说的翻译过程和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 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葛浩文 《酒国》 陌生化 隐喻 隐喻翻译
【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13G12)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201309945006)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美国著名翻译家,长期以来致力于翻译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有力地促进了国外读者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他以其严谨而讲究的翻译风格和娴熟的英汉语写作能力,被称为“把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最积极、最有成就的翻译家”。[1]有学者评论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耀平;拿汉语读,用英文写——说说葛浩文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5年02期
2 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0年06期
3 孙艺风;;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J];中国翻译;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杰;;蝙蝠与香烟——“反幻觉”视域下的皮兰德娄与布莱希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汪子涵;;论演员在舞剧人物形象塑造中的能动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李长江;;归化翻译策略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4 张金蕾;;论戏剧《思凡》“陌生化”手法的运用[J];长城;2012年04期
5 冯春园;;《蝴蝶君》中舞台表现形式的陌生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刘颖;;论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戏剧创作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7 高音;旗语——在戏剧实验的20世纪80年代[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杜莹杰;;“陌生化”的诗学流变及其在文艺作品中的审美诉求[J];武陵学刊;2011年01期
9 潘洁;;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音乐的“间离性”[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王聿良;;论英汉口译的跨文化语用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聿良;;论英汉口译的跨文化语用策略[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夏贵清;;得意忘形和以意赋形——论翻译与忠实[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思思;;基于语料库的字幕翻译归异化现象研究[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3年语言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缑斌;;全球化视域中的陕北民歌翻译策略研究[A];陕西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13年优秀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敬;变革与模仿:试论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审美创新及其社会意义(1978-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秀玉;生存体验的诗性超越[D];辽宁大学;2011年
6 王晖;徐,
本文编号:922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2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