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学者的睿智洞达与“愤青”的讥讽嘲弄——钱钟书与韩寒幽默观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26 14:34

  本文关键词:学者的睿智洞达与“愤青”的讥讽嘲弄——钱钟书与韩寒幽默观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钱钟书 韩寒 幽默观 形成与表现 文学贡献


【摘要】:钱钟书作为学贯中西并接受过中外高等精英教育的学者,在幽默中尽显学者式的睿智洞达。韩寒作为"80后"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学新人,以幽默展现新时代"愤青"对现实社会的讥讽嘲弄。钱钟书的幽默是站在人生的制高点俯视芸芸众生,极高的学识修养使他能够对世事与人生有着自己独到的感悟,体现出理智、冷静、豁达的幽默风格。韩寒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虚拟的空间中尽情展示自己另类与不羁的才华而成为众多年轻人膜拜的偶像,体现出犀利、洒脱、冷峻的幽默风格。韩寒有意摹仿并追寻钱钟书式幽默的风韵,辛辣有余而冲淡不足,但却夹杂着一个文学青年对当今教育弊病与权力腐败等社会乱象的痛心与鞭挞。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钱钟书 韩寒 幽默观 形成与表现 文学贡献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文学对延安文学的承传与发展研究”(12XZW020) 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语言文学”(2013SXTS01) 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规划项目“左翼知识分子与延安文学体制建构研究”(13BWXC30)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钱钟书的幽默尽显学者的睿智豁达,一部《围城》尽显钱氏幽默风格,一直为学者们津津乐道,回味无穷。80后作家韩寒在其文学创作中时有凸显钱氏幽默风韵,已为人们所关注,但基本集中于言语结构方面,1从宏观、平视角度对两者作以比较还鲜有人为。本文拟从两人幽默观的形成、表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冰;论80后文学的文化背景[J];文艺评论;2005年01期

2 胡婷;魏子淇;;韩寒、钱钟书作品幽默言语结构模式异同——以《三重门》和《围城》为例[J];语文学刊;2010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桃芬;;方鸿渐的“围城”与“围城”中的方鸿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王子宜;;论《聊斋志异》的“幽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3 刘池;;如何画龙点睛——试论新闻标题与修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4 熊华;;跨文化的文化传译——《围城》英译本[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5 邓熙;曾小娟;;浅析韩寒小说中的叛逆人物塑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6 陈勤;;鲁迅《过客》语境差的审美价值[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李长熠;;麦田里的守望者韩寒[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8 严小香;;论张爱玲小说的蒙太奇句式及其修辞效应[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9 徐琴;《围城》与《四世同堂》讽刺艺术之比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冯丽云;《围城》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宗先鸿;;《爱弥儿》的传入及对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刘禀诚;;“我A我B(我C/我D)”标题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黎兰;;“打通”与“自律”——从钱钟书《围城》的反“围城哲学”说起[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苏会娜;;交际翻译理论在呼唤类语篇翻译中的应用[A];语言·跨文化交际·翻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月;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智英;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杨园;汉魏文学思想的变迁与士人生命意识觉醒思潮[D];云南大学;2011年

4 刘颖;汉语矛盾格的多维观照[D];安徽大学;2011年

5 黄生太;《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李恒田;全球化语境下二十世纪末中国小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宗先鸿;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齐亚敏;新时期小说中的未成年人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苏晓芳;论新世纪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艳;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80后文化价值观趋向调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玉红;一道醒目的叛逆风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莉;从跨文化角度看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D];南昌大学;2011年

4 赵丹丹;从接受美学和目的论的视角分析《围城》英译本的美学再现[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康晶晶;日报与晚报新闻标题语言风格差异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淑敏;从学校内的“失败”到学校外的“成名”[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闫慧;隔代的青春抒写[D];西北大学;2011年

8 巩映梅;安妮宝贝作品的言语风格析论[D];河南大学;2011年

9 孙大静;行者无疆[D];河南大学;2011年

10 赵彦平;池莉小说语言特点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冀倩;;谈“合作原则”与“面子策略”的关系——以《围城》中的对话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万华林;胡光磊;;浅析《围城》中的语码转换现象[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江冰;试论80后文学命名的意义[J];文艺评论;2004年06期

4 方兴东,胡泳;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J];现代传播;2003年06期

5 吴土艮;词汇要素与幽默言语[J];语言与翻译;199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敏杰;《围城》的语言艺术[D];兰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莹莹;;韩寒 和大多数年轻人站在一起[J];全国新书目;2010年01期

2 李洁;;同龄人韩寒[J];廉政w,

本文编号:924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24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9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