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新教来华传教士语境中的Literature概念——以马礼逊的《华英字典》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晚清新教来华传教士语境中的Literature概念——以马礼逊的《华英字典》为中心
【摘要】:作为晚清最早一位新教来华传教士,马礼逊使用literature一词的历史经验意义无疑具有开创性甚至奠基性。而马礼逊在使用literature一词时的英国文学或外国文学之指涉,与他使用这一概念之时的中国文学之指涉,到底构成怎样一种对应互文之关系,自然也成为检核其对literature一词理解之关键,同时也可初步判断马礼逊时代中西之间在literature一词基础之上所初步形成的一种对话关系与历史形态。而在马礼逊的《华英字典》以及大量往来书札中所提及的literature一词,无论是在西方文学语境中抑或中国文学语境中,均未见显示出明显倾向于近代的、纯文学的寓意,更多则是指各种各样的文献或文本。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传教士 马礼逊 《华英字典》 文学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段怀清∶晚清新教来华传教士语境中的Literature概念——以马礼逊的《华英字典》为中心61DUAN Huai-qing:On the Concept of“Literature”in the LateQing Dynasty——A Case Study of Robert Morrison'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海娟;;圣经汉译与修辞三体[J];圣经文学研究;2014年02期
2 狄霞晨;;新教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文学语言[J];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天挺;;马礼逊父子[J];历史教学;1954年02期
2 苏精;;马礼逊的南洋之行[J];国际汉学;2007年02期
3 卓新平;;马礼逊与中国文化的对话——《马礼逊文集》出版感言[J];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3期
4 卞湘川 ,陈申如;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J];史林;1988年02期
5 吕坚;从新发现的有关马礼逊梁发传教档案看新教的传入及影响[J];历史档案;1996年04期
6 苏精;;马礼逊史料举隅[J];国际汉学;2007年02期
7 贺楠;;《马礼逊文集》出版[J];国际汉学;2009年01期
8 王音音;;马礼逊与《圣经》、《华英字典》编译[J];青年文学家;2013年06期
9 毛发生;马礼逊与《圣经》汉译[J];中国翻译;2004年04期
10 姚民权;假使我早生一百年[J];天风;199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晏可佳;;马礼逊传教事业的回顾与评价[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林夕;;早期来华传教士活动特点及其影响——以马礼逊和东印度公司的关系及其参与英国对华外交政治为例[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才俊;;马礼逊与早期中英外交关系考析[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文堪;;马礼逊及其汉语研究简论[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5 马云霞;;《圣经》“二马”译本的语言问题[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顾钧;英语世界最早的中文语法书[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张功臣;《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前后[N];中华新闻报;2003年
3 王国平;不能以马礼逊来华作为基督新教来华标志[N];光明日报;2004年
4 李贞刚;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宗教刊物[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姚达兑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儒教与基督教之会通和贡献[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6 田可;近代教会学校的兴办与教学[N];学习时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夷弛;马礼逊对华语言及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秀梅;马礼逊《通用汉言之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赵路卫;麦都思与《圣经》中译[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24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2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