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的人学脉络及其现代启蒙承续
本文关键词:文艺美学的人学脉络及其现代启蒙承续
【摘要】:20世纪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文艺美学出现于个人与集体、自由与霸权的二元对抗之中,其问题意识与功能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学科本身。而无论是五四时期的文艺美学的"潜在形态",还是80年代新时期明晰的学科表达,其塑形和建构大致都经历了"艺术——审美——主体——超越"的历程,实现了人学向度和人文价值的美学启蒙。从王国维的人生超越、朱光潜的审美直觉、再到宗白华的诗性话语,他们都实现了美学的经验式、体验化、人生论的美学价值原则,以审美超越实现审美启蒙的"潜在"文艺美学样态。80年代文艺美学的出现与其说是理论的初创,不如说是理论的恢复,它一方面延续了美学的人学启蒙性原则,另一方面又在当下的审美文化语境中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文艺美学 人学 审美超越 启蒙 审美文化
【基金】:武汉大学博士自主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11101020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BZW002)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毫无疑问,20世纪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文艺美学作为美学学科的崭新样态,直接出现于思想解放、社会变革、人性彰显和二元对抗的政治文化语境之中,它是从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对抗、场域伦理与政治伦理的对抗中完成的美学话语,个人与集体、自由与霸权、审美自律与政治他律、个体化与总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时胜勋;;思想史视域下的中国文艺美学[J];文艺评论;2010年04期
2 胡经之;走向文化美学[J];学术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王进;;反本质主义与叙事嬗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罗海燕;;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月亮意象[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5 李欣韵;;仿古与生态园林之典范——成都“芙蓉古城”园林设计特色解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6 何仁富;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与尼采的“透视论”——兼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哲学的主题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杨茂明;;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金雅;聂振斌;;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胡友峰,岳介先;美学研究的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周莉;;尼采哲学反本体论的后现代主义倾向[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冰莹;;作为仿像的卡通与作为卡通的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3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盛国荣;;技术物:思考技术和消费社会技术问题的出发点——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秀兰;;论佤族神话《司岗里》中美的原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斌;张艳芬;;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方碧月;;整合中的幽默及其审美机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王妍;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常桂红;苏轼尚“谐”诗歌的审美取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苏健;李白诗歌意象的概念整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9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何承超;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景观电影[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建平;;中国美学三十年[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姚文放;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3 王岳川;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的学术拓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龙辛;首届全国文艺美学讨论会综述[J];文史哲;1986年05期
5 钱中文;;评波斯彼洛夫的《文学原理》——兼评苏联的其他几本同类著作[J];文学评论;1984年04期
6 王德胜;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J];文艺研究;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中文;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增长点[J];文史哲;2001年04期
2 王岳川;“中国当代文艺美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3 周来祥;三论文艺美学的对象、范围和学科定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张劲松;“文艺美学”何以可能[J];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王艳玲,张秀敏;解读文艺美学研究及当下意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04期
6 王良;;新学科——文艺美学[J];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04期
7 王德胜;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J];文艺研究;2000年02期
8 赵奎英;论文艺美学的规范化与开放性[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王一川;;今日文艺美学的限度与开放[J];当代文坛;2006年06期
10 熊敬忠;;开路者的脚步——胡经之教授的《文艺美学》及其理论贡献[J];南方论丛;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柯汉琳;;文艺美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提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罗中起;;艺术与审美之辩:关于文艺美学的反思(摘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德胜;;文艺美学:“双重变革”与“集体转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姚文放;;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5 柳旭;;浅析电视空间新技术对审美体验的影响[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年
6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高晓梅;;也议“神与物游”[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向峰;;谈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学史的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向荣;毛泽东文艺美学研究的新开拓[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张晶 董希平;赋传统以新的光彩[N];光明日报;2004年
3 陶东风;呼唤文艺美学的越界和扩容[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王汶成;全国文艺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简述[N];光明日报;2001年
5 王岩;文艺美学:走向对话与多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姚文放;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N];光明日报;2001年
7 李松;文艺美学的现代构建[N];人民日报;2001年
8 周纪文;美学思想体系的重要成果[N];人民日报;2004年
9 傅其林;不为人知的杰作[N];文艺报;2009年
10 ;山有玉而草木润[N];文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孔建平;文艺美学的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徐林祥;镜与日: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4 范希春;宋代中期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罗祖文;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池万兴;《管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元兵;近30年“文艺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振良;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刘桂霞;文艺美学园地的拓荒者[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
本文编号:930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30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