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异化与艺术的演变——解读现代艺术几类“异化”的经典案例

发布时间:2017-09-27 15:11

  本文关键词:异化与艺术的演变——解读现代艺术几类“异化”的经典案例


  更多相关文章: 自然物象 远古人类 游戏说 杂曲 克里斯托 策展人 力钧 延绵不断 岳敏君 高兹


【摘要】:正从司空见惯的自然物象中选取异化的对象,再将异化的结合放在人们熟悉和不熟悉之间来平衡,艺术家的创意可谓做到了机巧与自然的平衡。也就是说大自然之上,经过人类智慧的加工,是可能产生壮美的艺术的。在艺术的演变过程中,大自然既为艺术造型的异化不断地提供着依据和灵感,同时也作为艺术表现的媒介,为人类提供着艺术活动的场所,这在远古人类留下的岩壁、洞穴的图画中早已得到验证。关于艺术的起源有游戏说、劳动说、巫术说等等论点,无论是哪种
【作者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版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
【关键词】自然物象;远古人类;游戏说;杂曲;克里斯托;策展人;力钧;延绵不断;岳敏君;高兹;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从司空见惯的自然物象中选取异化的对象,再将异化的结合放在人们熟悉和不熟悉之间来平衡,艺术家的创意可谓做到了机巧与自然的平衡。也就是说大自然之上,经过人类智慧的加工,是可能产生壮美的艺术的。在艺术的演变过程中,大自然既为艺术造型的异化不断地提供着依据和灵感,同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林;依照自然与脱颖于自然[J];新美术;2004年02期

2 郭洪纪;论中国文明进程中的潜文化形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马振庆;摹写自然与再现自然辨析──兼论写实性绘画的认识方法与表现方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4 ;论中国古代的“比德”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王纱纱;论《论语》中的自然物象[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6 刘松;;论中国古代绘画美学中的“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裴秀颖;;有我之自然——论中国书画中的自我意识[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李会学;;《圣经·雅歌》中自然物象蕴含的女性胴体美[J];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9 李广会;浅谈情、景、境[J];戏曲艺术;1982年01期

10 沈天鸿 ,彭程;坠叶如雨 声稀味淡——伍立杨诗集《清凉赋》二人谈[J];名作欣赏;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锐;;试论蜡染艺术与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2 潘竹;;《周礼》中辨土、辨物观念与生态秩序[A];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七卷)[C];2009年

3 管仁福;;试论《三国演义》“气”的文化意蕴[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4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5 李俏梅;;轻轻地把世界从另一面转过来——读黄礼孩的诗[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6 胡山磊;;中等美术基础课教学与高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樊波;;宋元山水画风格理论的建构[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伍燕玲;;谈设计素描教学对创造力的培养[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冯立;;谈《在河之洲》[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10 林兵;;浅论中国花鸟画艺术中的吉祥内涵[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好成;禅心写蟾[N];美术报;2011年

2 ;在与传统文化对话中寻找大美[N];文艺报;2010年

3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 田黎明;一个传统文化体验的痴者[N];美术报;2009年

4 范迪安;东寻西找与东西贯中[N];文艺报;2010年

5 剑武;源足气盛水流长[N];人民日报;2009年

6 映春;高剑僧的《猴》[N];中国商报;2002年

7 商报记者 隋永刚;崔东nQ:建构理想的精神家园[N];北京商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胡杨;冀燕和她的“山水精神”[N];中国妇女报;2011年

9 李晓雯;全面阐释当代西方艺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10 金昌市师范学校 李玉萍;浅谈陶诗结构中的玄学思维[N];甘肃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兰宇冬;物色观形成之历史过程及其文学实践[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峰;雕塑形式语言的研究—重构[D];吉林艺术学院;2012年

2 李艳丽;观物态以表意 悟意象得创新[D];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

3 徐瑞;论迟子建笔下的自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黄丹宁;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式[D];天津大学;2004年

5 刘文静;在自然中寻找自我[D];吉林大学;2009年

6 高临;乘夫天理 各安其性[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7 刘磊;造型意义上的形式问题[D];吉林大学;2013年

8 姜勇;中国书学的“象”论体系[D];吉林大学;2004年

9 陈欣欣;传统山水画中自然造型到符号造型的成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杨丽娇;关于绘画中“形变”与“变形”的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30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30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4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