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中国文学地理学论著的数理统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9 09:07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学地理学论著的数理统计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地理学 论著 数理统计与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二十世纪以来与文学地理学研究相关的论文和著作的总量、时间段、选题、作者、期刊等材料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发现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1、二十世纪80年代是文学地理学朦胧的探索阶段,作品数量不多,但研究的对象大致开始明确;二十世纪90年代,关于文学作品地域性的研究增多,同时对文学家族研究的理论探索也开始起步;进入二十一世纪,文学地理学研究的论文和著作数量显著增加,出现繁荣的局面。2、目前文学地理学的选题以文学家族研究和文学作品的地域性研究为主,对文学家的地理分布研究成果喜人,但因为选题本身的有限性,作品总量不会很多。3、从目前所收录的论文的来源来看,学位论文占了很大的比例,这说明文学地理学研究受到高校年轻一代的广泛关注,具有巨大的发展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4、文学地理学研究论文发表的期刊目前尚未形成集聚效应,发表这一类论文时,选择刊物的随意性比较大。到笔者着手这篇论文为止,尚未出现专门研究文学地理学的期刊,,也没有任何期刊设置文学地理学专栏,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希望本文的统计结果,能够成为其他学者研究文学地理学的一个参考。此外,本文对目前的文献检索和索引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创新了文献的著录形式,提出网状结构的范畴索引体系。该体系对树状结构的主题词索引进行了层次上的细化和深化,更符合人类的知识模型,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关键词搜索带来的漏检和误检问题,提高检索的准确性,而且对在线数据库的文献索引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 论著 数理统计与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数据来源10-11
  • 1.2. 收录原则、完备性11-12
  • 1.3. 数据存储形式12
  • 1.4. 网状结构的范畴索引12-17
  • 1.4.1. 文献的著录形式14
  • 1.4.2. 网状结构范畴索引的设想14-15
  • 1.4.3. 网状范畴索引的优点15-17
  • 第二章 论著的时段分布和主题分布17-23
  • 2.1. 总体介绍17-19
  • 2.2. 起步:80 年代及以前论著介绍19-20
  • 2.3. 发展:90 年代论著介绍20-21
  • 2.4. 深度探索阶段:21 世纪初21-23
  • 第三章 研究对象23-42
  • 3.1. 学科基础理论探索23-27
  • 3.2. 文学家之地理分布27-29
  • 3.3. 文学家族研究29-37
  • 3.3.1. 文学家族研究综述29
  • 3.3.2. 先秦两汉29-30
  • 3.3.3. 六朝时期的文学家族研究30-32
  • 3.3.4. 隋唐五代32-33
  • 3.3.5. 宋辽金元33-35
  • 3.3.6. 明35-36
  • 3.3.7. 清朝至民国36-37
  • 3.3.8. 文学家族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7
  • 3.4. 文学作品的地域性研究37-39
  • 3.4.1. 对一地文学特色和风格的考察研究38
  • 3.4.2. 不同地域文学风格和特色的对比研究38-39
  • 3.5. 地域性的文学流派39-40
  • 3.6. 地域性文学群体40
  • 3.7. 其它选题40-42
  • 第四章 作者统计、出版物的分布情况42-46
  • 4.1. 论文作者统计分析42-43
  • 4.2. 论文来源分布43-45
  • 4.3. 专著出版社分布45-46
  • 第五章 目录学现代化的相关讨论46-51
  • 5.1. 关于文献计量学的讨论46-48
  • 5.1.1. 文献计量学的现状46-47
  • 5.1.2. 文献计量学发展方向47-48
  • 5.2. 关于文学地理学目录建设的讨论48-49
  • 5.3. 关于古代类书与主题词索引关系的讨论49-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54-55
  • 致谢55-56
  • 附录:文学地理学论著目录索引56-109
  • 表一:文学地理学论文目录(1905-2011)56-103
  • 表二:文学地理学著作目录(1932-2011)103-10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孙亭玉;;论西汉的文学家庭[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黄萍莉;关键词索引与主题索引比较研究[J];辞书研究;1994年02期

4 曾大兴;;文学景观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曾大兴;;中外学者谈气候与文学之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6 曾大兴;;忧患人生与潇洒人生——中国古代南北方民歌之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徐雁平;;清代文学世家联姻与地域文化传统的形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左鹏;;文学地理研究中的作品分析刍议*——以唐五代时期岭南的文学地理为例[J];江汉论坛;2008年09期

9 罗时进;;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J];江海学刊;2009年03期

10 曾大兴;;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文学地理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司尚羽;东汉崔氏家族文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99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99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3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