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研究三题
本文关键词:话语标记研究三题
【摘要】:话语标记与关联词的关系、话语标记与发语词的关系,话语标记的意义问题是话语标记"汉化"的三个重要问题。话语标记在于建构话语与语境之间关系,而关联词则主要关联句间关系。话语标记经常用在口语中,发语词则应用在书面语中。话语标记的意义即功能。话语标记的核心功能旨在引导话题。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关键词】: 话语标记 关联词 发语词 意义 话题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转折类话语标记研究”(项目编号:13YJC740079)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复句关系词语的理论解释和实际应用”(项目编号:13JJD74001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4年科研项目“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让步范畴认知模式应用性研究”(项目编号:14Ba00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4年研究生公共课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的成果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1.引言话语标记的研究在学界有较为详细综述,如冉永平(2000)、黄大网(2001a,2001b)、李慧敏(2012)、周树江、王洪强(2012)等,本文不赘述。这一舶来术语要想真正在汉语语言学中生根发芽并有所适用,我们认为无法回避下面这些问题,即如何认识话语标记与“关联标记”(与“关联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大网;《语用学》杂志话语标记专辑(1998)介绍[J];当代语言学;2001年02期
2 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2001年01期
3 王卫峰;;“夫”的统摄连接功能论[J];古汉语研究;2009年02期
4 孙园园;;发语词的功能及其与虚化的关系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03期
5 孙利萍;方清明;;汉语话语标记的类型及功能研究综观[J];汉语学习;2011年06期
6 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0年04期
7 高原;谈关联词的意义问题[J];外语学刊;2003年01期
8 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9 乐耀;;从“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的形成看会话中主观性范畴与语用原则的互动[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1期
10 李慧敏;;国外话语标记研究及其对汉语研究的启示[J];学术界;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秀艳;;藏汉语偏正短语语序之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杨淑华;;论辩论中的话语标记语的功能与作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郁步利;;表示存在的“there be”和“有”字句及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储泰松;;普通话拟声词的语音规律及其例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徐志敏;广告语篇内部结构的人际意义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黄敏娥;;话语标记语的认知关联论阐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冯洁茹;;话语标记语“I think”在访谈节目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申丽霞;;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语用功能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9 朱丽敬;;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邬华;彭烨霖;;新格赖斯理论在影视作品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a Shi Wen Tong and its Theory of Languag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高永欣;;西方语法流派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创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王娟;;从关联理论角度探讨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晋霞;;面向计算机的“V_双+N_双”结构类型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6 刘楚群;;论现代汉语中非典型连动句式“V起来+AP”[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菲露;;“总之”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禀诚;;“我A我B(我C/我D)”标题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殷治纲;李爱军;王霞;;“嗯”、“啊”类话语标记的语音学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安娜;侯敏;;语料库中的插入语标注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彭吉军;《论语》话题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高芸;从SDRT的视角探析汉语话语结构的修辞格式[D];西南大学;2011年
8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肖书文;中日当代修辞学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永春光;话语标记语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的使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荣娜;话语标记语的幽默效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琪;留学生对汉语“谁”的非疑问用法的习得研究——语料库途径[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郝敏;现代汉语广义领主属宾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句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唐薇薇;汉语连词的非连词用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杨丽敏;反义动词的对称与不对称[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铭;关联推理中的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刘晓梅;从《孟子》看“夫”的语法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G.Andersen ,许家金;《语用标记和社会语言学变异》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4年03期
4 吴福祥;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5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6 姜向荣;;话语标记“对了”的篇章衔接功能[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郭锡良;先秦语气词新探(二)[J];古汉语研究;1989年01期
8 王卫峰;;“夫”的统摄连接功能论[J];古汉语研究;2009年02期
9 梁银峰;;古汉语中的标补词“夫”初探[J];古汉语研究;2011年02期
10 郭庆林;;发语词“夫”另说[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其昀;谢俊涛;;话语标记“你别说”[J];汉字文化;2011年01期
2 李勇忠;信息短路下的话语标记[J];外语学刊;2003年03期
3 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4 王影;朱妮娜;;“你别”的语法功能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5 李宗江;;关于话语标记来源研究的两点看法——从“我说”类话语标记的来源说起[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2期
6 贾永芳;;中国学生在面试中的中英文语码转换(英文)[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董秀芳;;汉语书面语中的话语标记“只见”[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02期
8 王庆霞;;在演变中的交际共鸣型话语标记“我们都知道”[J];语文学刊;2011年08期
9 董秀芳;;来源于完整小句的话语标记“我告诉你”[J];语言科学;2010年03期
10 金香花;;试论朝鲜语话语标记“■”与“■”的否定功能[J];东疆学刊;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安娜;侯敏;;基于传媒语言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自动识别与消歧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殷治纲;李爱军;王霞;;“嗯”、“啊”类话语标记的语音学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安琛;;试论地方农村工作会议典型报告的语篇结构——以胶南市二零零五年农村工作会议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法化研究:争议与发展并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敏娜;基于蒙古语影视剧语料库的话语标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4 赵燕珍;赵庄白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张斌;现代汉语附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宇凤;汉语语用偏向问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刘瑾;汉语主观视角的表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樊小玲;汉语指令言语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微微;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话语标记[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黄超;《杨澜访谈录》中的常用话语标记“然后”和“所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天明;现代汉语换言类话语标记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孙廷廷;现代汉语回溯性话语标记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郑青青;汉韩话语标记“哪里”与“(?)”的对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严川;“你V”类话语标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于春;汉语话语标记“好了”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李鑫;汉语口语话语标记“我说/你说”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9 王赛珈;《杨澜访谈录》汉英话语标记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胡霜霜;高级汉语口语话语标记习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05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05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