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天涯论坛网络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5 10:37

  本文关键词:天涯论坛网络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论坛网络语 社会方言 词义演变 地理空间性 实时性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沟通方式又呈现了不同的姿态,论坛就是新时代下网民们形成的一个新的讲话社区,只要有言语交流的地方就有新的词汇、表达方式出现,论坛网络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汉语语言变体,属于网络用语的论坛网络语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天涯论坛搜集了大量语料,以论坛网络语言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论坛网络语言的语言特征。研究的直接意义在于通过天涯论坛这个中国最大的网络交流媒介收集最新的论坛网络用语类型,并对其成因和语法结构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从语言的三要素及语言的修辞手法对论坛发展初期的论坛网络语做了举例、描述与分析。在语言的三要素上,从论坛网络语在语音方面、词汇方面、语法方面上的运用做了举例归纳。“潜水”“楼主”“马克”等等这一类论坛初期网络语的出现表现了这个时候的论坛网络语已出具自身独特性。它们大多属于字数相当少的谐音词或者字母词,基本上都属于词的范畴,很少有长的短语或者句子。这个时候的网民们还处于一个网络发展的初、中时期,网民们“看”多于“参与”。其次,本文在共时层面上对最新的论坛网络语进行描写分析,对它的衍生方式的研究,采用了分析归纳法。这时的论坛网络用语的类型越来越多元化,不再像之前仅仅局限在名词上谐音、缩写、比喻等创作手法,渐渐的出现网络短语和句子。不但有文体的改变,还有因为网络语言屏蔽机制所创造出的论坛网络用语。可见,论坛网络用语也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最后,本文总结了论坛网络语有别于其他语言变体的语言特征和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不同于其他网络用语,论坛网络语它虽自身具有论坛网络用语地理空间性,实时性,社会轰动性等特性,但同时它也有大环境中网络用语的复杂多元,创新和传播迅速等特点。论坛给广大网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为网络的互动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论坛,网民们得以更方便的交流,更便捷的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论坛来征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在论坛的交流过程中,无论喜怒哀乐都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也避免了正面的尴尬和冲突等,在论坛中,网民们被赋予了“楼主”“楼上的”“爬墙头的”等身份,这也是论坛文化的一个象征。但是,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变化发展的,甚至是会消亡的。对于论坛网络语,我们现在只能将之归之于“社会方言”的范畴。任何一个新词的产生都是约定俗成并经使用者共同认可的。那么论坛网络用语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一样,它有其自身产生的基础。能否被大众接受,需要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不是无视或者敌视它就能改变的。
【关键词】:论坛网络语 社会方言 词义演变 地理空间性 实时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本文研究对象及意义9-10
  • 1.1.1 研究对象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综述10-12
  •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12-13
  • 第2章 论坛网络用语的产生13-15
  • 2.1 点击率的需要13-14
  • 2.2 交流的需要14-15
  • 第3章 论坛发展初期网络用语的类型15-28
  • 3.1 论坛网络用语在语音方面的用法15-20
  • 3.1.1 数字谐音代替汉字15-16
  • 3.1.2 汉字音译英语16-17
  • 3.1.3 汉字之间的谐音17-18
  • 3.1.4 方言谐音18-19
  • 3.1.5 摹声19-20
  • 3.2 论坛网络用语在词汇方面的运用20-22
  • 3.2.1 拼音缩写词20-21
  • 3.2.2 英文的字母缩写形式21
  • 3.2.3 旧词新用21-22
  • 3.3 论坛网络用语在语法方面的应用22-24
  • 3.4 论坛用语在修辞手法上的运用24-28
  • 3.4.1 比拟24-25
  • 3.4.2 比喻25-28
  • 第4章 论坛新增网络用语类型28-45
  • 4.1 取音节的声母造句使文字雅化28
  • 4.2 反切造词法28-29
  • 4.3 同音或谐音字替代使含蓄化29-31
  • 4.3.1 特殊词语“委婉化”29-30
  • 4.3.2 表感情色彩谐音网络词30-31
  • 4.4 改自于小说或影视作品中的用语31-33
  • 4.4.1 原文原句类31-32
  • 4.4.2 明星语录流行类32-33
  • 4.5 网络内涵词33-36
  • 4.5.1 网络四字成语33-35
  • 4.5.2 缩略性三音节词类型35-36
  • 4.6 表动作类网络用语36
  • 4.7 游戏和动漫术语网络用词36-38
  • 4.8 XX狗XX党XX宅38-39
  • 4.9 模仿文体类39-41
  • 4.10 论坛回复类41-42
  • 4.11 论坛网络管制类42-45
  • 4.11.1 屏蔽类引申其他词代替42-43
  • 4.11.2 政治敏感词类43-45
  • 第5章 社区网络用语个性与共性的对比研究45-53
  • 5.1 论坛网络用语的特点45-50
  • 5.1.1 地理空间性(归属感)45
  • 5.1.2 实时交流性45-47
  • 5.1.3 话题性47-48
  • 5.1.4 社会轰动性48
  • 5.1.5 板块用词区别性48-49
  • 5.1.6 调侃性49-50
  • 5.2 网络用语总的特点50-51
  • 5.2.1 复杂多元性50
  • 5.2.2 创新活泼性50-51
  • 5.2.3 传播迅速性51
  • 5.3 个性与共性的对比51-53
  • 第6章 余论53-55
  • 参考文献55-60
  • 附录60-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倩;;网络流行语的幽默语言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2 尹平平;;2010年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3 武月锋;王川;;网络流行语的理论基础:涵义、类型与研究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4 吕屏;杨永红;;网络新词与网络舆情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舒宏伟;何博;;中国网络皮钦语变异使用的顺应论解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7期

6 黄海波;;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规范问题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陈颖;;“文各有体”与“文无定体”——钱钟书文体批评论管窥[J];大连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左秀兰;;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变异[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陈晓宇;我国网络监管制度初探[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10 林纲;;网络语言变异现象及动因考察[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玲;从网络流行语看大众文化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乐;汉语语境下网络新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赖丰兰;调侃类网络语言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4 侯玉玲;网络汉字谐音词及其话语权建构意义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潘蕃;网络事件中的民间舆论群体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36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36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c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