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不对”的功能分析
本文关键词:话语标记“不对”的功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不对” 话语标记 言语行为功能 话语组织功能
【摘要】:本文对话语标记"不对"的特点和语用功能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不对"既有话语组织功能也有言语行为功能,其核心语用意义是表示突然想起或表醒悟,也有自我修正和补充说明的语用意义。最后从前指和后指、内省与外省、标记功能的互补等方面,指出了同为话语标记的"不对"与"对了"在语用功能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不对” 话语标记 言语行为功能 话语组织功能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零、引言“对了”与“不对”是一对具有反义性质的词组,二者在使用中都发展出了话语标记的功能。“对了”的话语标记功能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刘焱2007、李艳2010、姜向荣2008),而“不对”的话语标记功能至今未见相关研究。“不对”的基本意义表示对话语中已有命题或陈述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国栋,吴亚欣;话语标记语的顺应性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李艳;;“对”类标记词及其叠连用法的话语功能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刘焱;;话语标记语“对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5期
4 陆镜光;;句子成分的后置与话轮交替机制中的话轮后续手段[J];中国语文;2000年04期
5 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中国语文;2000年05期
6 陶红印;;从语音、语法和话语特征看“知道”格式在谈话中的演化[J];中国语文;2003年04期
7 邵敬敏;朱晓亚;;“好”的话语功能及其虚化轨迹[J];中国语文;2005年05期
8 方梅;;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J];中国语文;2005年06期
9 刘丽艳;;话语标记“你知道”[J];中国语文;2006年05期
10 刘丽艳;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不是”[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锡年;;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04期
2 魏慧萍;汉语常用词词义传承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王华;朱丽杰;;小句宾语句反整合的结果[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牛凯;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探讨[J];河北法学;2000年06期
5 赵旭东,黄静;俄罗斯“环境保护优先性”原则──我国环境法“协调发展”原则的反思与改进[J];河北法学;2000年06期
6 竹怀军;劫持航空器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4年12期
7 王世洲;;我国刑法人身权保护现状和问题[J];河北法学;2006年11期
8 税兵;;民办非企业单位制度质疑[J];河北法学;2008年10期
9 孙燕山;孟穗;;犯罪主观方面认识因素再探讨——以我国主流刑法学教科书为评论对象[J];河北法学;2008年11期
10 王杏飞;吴国平;;论我国司法信用之构建[J];河北法学;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姜素红;;环境公平价值体系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安卫华;;积极应对入世,建设信用政府[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6 井敏;;服务型政府概念辨析[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王立志;;企业培训体系建设[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郑伯承;;世界语与术语工作[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9 翁奕波;;论学术期刊的准商品属性[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10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迟君辉;国际流失文化财产返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斌;论品牌名称命名翻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马健;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安琪;企业文化视域中的青年职工政治社会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佳;现代汉语特殊结构“V+得+发+X”[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明臣;汉语“应对句”说略[J];汉语学习;1992年06期
2 吕明臣;现代汉语应对句的功能[J];汉语学习;2000年06期
3 于国栋,吴亚欣;话语标记语的顺应性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李佐文;元话语:元认知的言语体现[J];外语研究;2003年01期
5 陈明瑶;论语篇连贯与话语标记语的汉译[J];上海翻译;2005年04期
6 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7 李健雪;话语标记语与元语用策略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8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9 李勇忠;语用标记与话语连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10 邢欣;;视角转换与语篇衔接语[J];修辞学习;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忠;信息短路下的话语标记[J];外语学刊;2003年03期
2 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3 王影;朱妮娜;;“你别”的语法功能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4 李宗江;;关于话语标记来源研究的两点看法——从“我说”类话语标记的来源说起[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2期
5 董秀芳;;汉语书面语中的话语标记“只见”[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02期
6 王庆霞;;在演变中的交际共鸣型话语标记“我们都知道”[J];语文学刊;2011年08期
7 董秀芳;;来源于完整小句的话语标记“我告诉你”[J];语言科学;2010年03期
8 陈丽君;;话语标记“我给你说”的演变过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陈丽君;;试析作为话语标记的“我给你说”[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卢莉;话语运用的衔接与连贯:BEC的启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安娜;侯敏;;基于传媒语言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自动识别与消歧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殷治纲;李爱军;王霞;;“嗯”、“啊”类话语标记的语音学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安琛;;试论地方农村工作会议典型报告的语篇结构——以胶南市二零零五年农村工作会议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法化研究:争议与发展并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敏娜;基于蒙古语影视剧语料库的话语标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4 赵燕珍;赵庄白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张斌;现代汉语附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宇凤;汉语语用偏向问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刘瑾;汉语主观视角的表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樊小玲;汉语指令言语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微微;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话语标记[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黄超;《杨澜访谈录》中的常用话语标记“然后”和“所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天明;现代汉语换言类话语标记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孙廷廷;现代汉语回溯性话语标记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露;汉日附和类话语标记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郑青青;汉韩话语标记“哪里”与“(?)”的对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严川;“你V”类话语标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于春;汉语话语标记“好了”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李鑫;汉语口语话语标记“我说/你说”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10 王赛珈;《杨澜访谈录》汉英话语标记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93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9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