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纳西东巴文献各类词性记录调查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

发布时间:2017-11-01 06:16

  本文关键词:纳西东巴文献各类词性记录调查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纳西东巴文 词性 记录 调查 方法


【摘要】:纳西东巴文献各类词性的文字记录调查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目前的类似研究仅限于纳西东巴文献的片段研究,侧重于音节的记录分析。对纳西东巴文献各类词性记录进行调查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纳西东巴文的性质,从侧面揭示原始文字记录语言的一般规律。要对文献中的各类词性进行调查研究,首先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成熟的与研究相切合的纳西东巴文献,并为之建立研究所需的语料库,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描写和比较,得出一些有价值的数据,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该调查研究涉及的问题多,意义大,因此,其研究方法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纳西东巴文 词性 记录 调查 方法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1XYY029) 国家社科重点基金项目(12AZD119) 教育部重大项目(11JJD740015)
【分类号】:H257
【正文快照】: 目前,中国的文字研究主要集中于成熟的汉字。世界上的文字并不都像汉字,有些还很原始,不能完整的记录语言单位,比如纳西东巴文。对于此类文字,构形研究固然是一大主题。当前,纳西东巴文的构形研究已出现了“六书”、“十书”、“字素”等理论,其结构类型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锡全;;燕刀“■”字新解[J];安徽钱币;1996年01期

2 李丰娟;;试论东巴文化中的鬼魂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3 陈霞;;浅论东巴文化中的灵魂观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4 宋文娟;王坤茜;徐人平;;纳西东巴文字字素的形象构形分析与应用[J];包装工程;2010年04期

5 宋文娟;王坤茜;徐人平;;东巴文字省素和加素构形在四季文字图形化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10年08期

6 李永轮;;纳西族东巴文在现代民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包装工程;2011年14期

7 孔明玉;;纳西东巴经及其研究价值[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8 周杨鹣;;从《古事记》试析纳西东巴文的原始性[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7期

9 彭志军;;东巴文字古籍农事技术信息的文化价值[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10 陆华山;;浅析纳西语虚词的用法[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东巴经中与“茶”有关的常用语用字分析[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红妤;;傈僳竹书仿拟机制试析[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翁乃群;;被“原生态”文化的人类学思考[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4 喻遂生;;纳西东巴文文献学纲要[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8辑)[C];2009年

5 李晓亮;毛志刚;;纳西东巴文与甲骨文鸟类字比较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6 史晶英;;从东巴教禳鬼仪式看纳西族古代的军事思想[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7 郑长丽;;东巴经中的“写”字用字分析[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8 杨薇薇;;借形字浅论[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9 杨蕾;;浅谈哥巴文的缀饰字素[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10 余攀;;浅析借用汉字的哥巴文字符[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曾小鹏;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高慧宜;傈僳族竹书文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翟宜疆;水文造字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思贤;纳西东巴文献用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明;《古壮字字典》方块古壮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正勇;自然、神性与美[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亚蓉;《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甲骨文与原始楔形文字会意字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余淑芬;甲骨文与东巴文的意象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文娟;东巴文字的构形艺术及其平面设计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晓媛;快速原型技术在彩雕黑陶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刘红妤;傈僳竹书与纳西哥巴文造字机制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佳;《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祝福语用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晓亮;洛克《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张艳花;纳西东巴文经书中省略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阮秋香;喃字发展演变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小希;纳西东巴文形声字意符类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兴文;东巴音乐简述[J];民族艺术研究;1992年04期

2 林向箫;;东巴经与纳西族文学的关系[J];山茶;1982年03期

3 张文凌;文化活在我们的村庄里[J];中国民族;2003年05期

4 杨福泉;论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传人的培养——以纳西族的东巴为个案[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王铁生;;丽江塔城纳西东巴音乐的种类及形式[J];云岭歌声;2005年01期

6 孔明玉;;纳西东巴经及其研究价值[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7 和继全;;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馆藏东巴经跋语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邓章应;;从东巴经正文所述地名判断经书所属地域[J];淄博师专学报;2012年01期

9 邓章应;;从东巴经跋语看东巴教经典的传承[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喻遂生;纳西东巴字的异读和纳汉文字的比较研究[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东巴经中与“茶”有关的常用语用字分析[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毛龙发;;纳西族东巴经对病因的认识[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3 马文丽;;论纳西东巴经的译注模式[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郑长丽;;东巴经中的“写”字用字分析[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5 和晓蓉;和继全;;丽江东巴宗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反思[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李晓亮;;东巴后人今安在——以南溪村调查为例[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7 和志武;;纳西族古文字概况[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8 和发源;;从东巴经书的记载看纳西族古代婚姻家庭的演变[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9 和发源;;纳西族图画象形文字的起源问题[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10 姜竹仪;;纳西族的象形文字[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红;东巴古籍文献:保护在行动[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池玉玺;东巴造纸技艺:在市场挤压下面临困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王跃平 玲子;东巴古籍列入世界记忆遗产[N];云南日报;2003年

4 黄曲;东巴·白水台·二月八节[N];中国文物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唐红丽;加强国际学术合作 推进东巴古籍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杨福泉;东巴:纳西族的宗教专家和艺术家[N];中国民族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唐红丽;探访东巴:纳西族的民间“智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宋鸿军;难得一见的东巴纸明信片[N];中国集邮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雷新;东巴经典:抢救正在消失的记忆[N];人民政协报;2013年

10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喻遂生;东巴经的解读已成为学科发展瓶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冬梅;节日的教育功能探析[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志军;东巴视觉艺术符号的特征分析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郑长丽;《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跋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舒勉;市场转型中的当代东巴群体分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杨亦花;白地和志本东巴家祭祖仪式和祭祖经典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张维维;纳西东巴古籍《祭署·神鹏与署斗争的故事》语言文字及其经书形制诸领域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3年

6 李佳;《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祝福语用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丽伟;纳西族东巴绘画的形式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涂静;纳西族东巴造纸产业开发的利益分享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习晓耀;纳西族东巴口述文献的采集、整理与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10 莫俊;纳西东巴经《九个天神和七个地神的故事》字释及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25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25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5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