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多音字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03:05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多音字研究
【摘要】:多音字研究是现代汉语汉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多音字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是2012年发行的新版本,目前,对这版词典多音字的分析研究还较为少见。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封闭统计出《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全部多音字,对其进行了穷尽式的考察。笔者运用定量分析法和调查法,划分出《现代汉语词典》多音字的类型并客观分析了其辨读情况,对其中读音区分有难度的部分多音字进行了重点描述,最后提出多音字的学习策略和处理建议。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引言。介绍《现代汉语词典》多音字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多音字类型分析。首先,封闭统计出《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全部多音字,共982个。(本文所统计的多音字不包括由于旧读、古音及又音造成的多音现象)其次,在客观统计的基础之上,对多音字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分析。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主要依据,参考了多音字的音义关系以及语言应用中的实际情况,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多音字分为四种类型:一、意义完全相同的多音字;二、意义部分相同的多音字;三、意义相近的多音字;四、意义不同的多音字。由于第四种类型的多音字较前三种来说容易区分和掌握,因而只作简单列举,,本文重点论述的是前三种类型的多音字。意义完全相同的多音字共16个,意义部分相同的多音字共17个,意义相近的多音字共44个。 第三章多音字辨读分析。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测试第二章所述前三类多音字的辨读情况,其中,测试多音字77个,组词145个。对同一多音字不同读音的正确率和误读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高频误读音、中频误读音及低频误读音。其次,分析多音误读的原因。多音误读的原因可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大方面。客观原因包括多音字客观语言事实的影响及多音字各音项语用频率的影响;主观原因包括心理基础、认知方式及教学原因。 第四章多音字的学习策略及处理建议。首先,提出多音字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统观多音字各要素分析学习、对多音字进行系统掌握、将多音字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及多音字区分方法。其次,提出多音字的处理建议。主要包括词典编纂中存在的问题及词典编纂中多音字的处理两方面。 目前为止,《现代汉语词典》多音字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界对《现代汉语词典》多音字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系统,尤其对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多音字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主要从词典释义及音义关系方面对多音字的类型做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学习策略和处理建议。进一步研究还需日后不断地深入学习,挖掘新视角,拓展新领域。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多音字 类型 误读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24.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引言10-16
- 一、 《现代汉语词典》多音字研究现状10-13
- (一) 关于多音字的研究10-12
- (二)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多音字的研究12-13
- 二、 《现代汉语词典》多音字的研究价值13-15
- (一) 有助于多音字的全面研究13-14
- (二) 对汉语教学有重要意义14-15
- 三、 研究材料和方法15-16
- (一) 研究材料15
- (二) 研究方法15-16
- 第二章 多音字类型分析16-39
- 一、 意义完全相同的多音字17-26
- 二、 意义部分相同的多音字26-31
- 三、 意义相近的多音字31-37
- 四、 意义不同的多音字37-39
- 第三章 多音字辨读分析39-52
- 一、 调查测试概述39
- 二、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39-47
- (一) 高频误读音44-45
- (二) 中频误读音45-46
- (三) 低频误读音46-47
- 三、 多音字误读原因分析47-52
- (一) 客观原因47-49
- (二) 主观原因49-52
- 第四章 多音字学习策略及处理建议52-64
- 一、 多音字学习策略52-60
- (一) 统观多音字各要素分析学习52-55
- (二) 对多音字进行系统掌握55-56
- (三) 将多音字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56-57
- (四) 多音字区分方法57-60
- 二、 多音字处理建议60-64
- (一) 词典编纂中存在的问题60-62
- (二) 词典编纂中多音字的处理62-64
- 结语64-66
- 参考文献66-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丽;;汉语多音字成因简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王俊霞;刘云汉;;多音字读音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汉语学报;2007年01期
3 季素彩,张德继;汉语多音字的成因[J];汉字文化;2000年03期
4 刘松汉;从汉语多音字的现状看多音字的整理[J];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12期
5 石锋;施向东;;普通话审音工作的初步研究和体会[J];南开语言学刊;2012年01期
6 贾涛;;《现代汉语词典》又音现象商榷[J];汉字文化;2012年05期
7 蒋洪扬;;容易读错的字音[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年08期
8 赵贤德;;关于汉语异读词读音单音化问题的思考[J];齐鲁学刊;2013年02期
9 张永新;;异读现象规范化中的疑难问题初探[J];文教资料;2006年27期
10 曹先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一)[J];语文建设;2001年06期
本文编号:1134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3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