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语用能力观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语用能力观
【摘要】:语用能力指具体交际情境下合适、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相关研究是语用学领域中的核心话题之一。文献检索表明,国内外现有关于语用能力概念的理论界定、语用能力构念的模块搭建等研究工作是以语用学理论中一些带有本质主义色彩的交际观点为指导的,对相关理论探索中越来越带有建构主义色彩的新观点、新方法缺乏足够的关注。随着语用学领域中社会建构论研究范式的逐渐形成,基于相应范式建构全新理念的语用能力理论对现有观念和模式加以必要的补充、革新、完善势在必行。本研究在社会建构论的范式下探讨语用能力的内涵、特征,指出了新旧范式赋予语用能力的不同解读。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关键词】: 语用能力 社会建构论 语言礼貌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0.引言语用能力指具体交际情境下合适、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发展语用能力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的一个公认的新目标,Thomas(1983),Bardovi-HarligHartford(1996),ScollonScollon(2000)等都强调跨文化交际中目标语语用能力的重要性。有关语用能力的相关研究是语用学领域中的核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元胜;;论韵律与不礼貌话语意义构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曹铃铃;徐春霞;;实践社群框架下的非礼貌与性别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迎生;;话语与心灵的社会建构——对当下话语社会建构论演进的初步考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莫映桃;高申春;;记忆的社会建构论阐释[J];心理研究;2011年03期
3 马来平;西欧社会建构论:理解科学社会性的新视角[J];文史哲;2002年02期
4 丁道群,龙梅;网络空间的自我和人格:一种社会建构论的观点[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5 迟延萍;姚满团;;社会建构论的意识观及其积极意义[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卫才胜;;技术社会建构论的批判与论争[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7 邢怀滨,陈凡;社会建构论的技术政策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03期
8 叶浩生;;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心理科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叶浩生;;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论蕴含[J];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10 叶浩生;;社会建构论与心理学理论的未来发展[J];心理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征稿:两岸三地《社会建构论》提纲[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2 郭爱妹;石盈;;“积极老龄化”:一种社会建构论观点[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5-2006)[C];2007年
3 安维复;;社会建构论:网络社会的人学新探——兼论马克思本体论的社会建构性[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向东;宋芝业;;论诺尔-塞蒂纳的“截断式”科学研究进路[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柯遵科;;科学来自于生活——《达尔文》评述[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社会建构论的心理学理论蕴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孟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当代科学论的存在论走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艾克斯(不自由撰稿人);“建构”科学新形象[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王阳;当代科学方法论的两股潮流[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关洪;科学文人和科学家的对垒[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莉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与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于洪波;基于范式的STS学科演进逻辑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孔庆杰;情绪的社会建构论及其对嫉妒情绪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毅;社会建构论对科学教育观的影响评析[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李凯;自然·社会·人文—技术的三维建构[D];湖南大学;2006年
4 魏爽;模范形象建构的社会学解读[D];吉林大学;2007年
5 吴巨培;技术的政治建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赵阵;印度核技术的社会建构[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7 李磊;论技术与伦理的张力[D];长安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4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3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