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论面对事实:生成句法学在汉语语境下的本土化尝试——《汉语句法学》评介
本文关键词:当理论面对事实:生成句法学在汉语语境下的本土化尝试——《汉语句法学》评介
【摘要】:文章首先指出《汉语句法学》问世以来在学术界产生的反响及其理论与应用价值,并遵照该书的逻辑框架,扼要介绍其内容,以彰显该著作与以往研究的联系及其不同。第2节结合事实详细讨论这部著作的可贵之处。第3节指出了该著作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汉语疑问词形态-句法界面研究”,项目编号:11BYY077)资助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1.引言The Syntax of Chinese一书是哈佛大学黄正德(C.-T.James Huang)教授、南加州大学李艳惠(Y.-H.Audrey Li)教授和威斯康辛大学李亚非(Yafei Li)教授合著的一部力作。该书是在生成句法学比较成熟的理论模型——原则与参数理论(Principle and Parameter Theory)框架下完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正德;李艳惠;李亚非;傅玉;;《汉语句法学》介绍[J];当代语言学;2010年03期
2 袁毓林;;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J];中国语文;1996年04期
3 黄正德;;从“他的老师当得好”谈起[J];语言科学;2008年03期
4 胡波;;《汉语句法学》评介[J];现代外语;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烈炯 ,刘丹青 ,袁毓林;《话题的结构与功能》评述[J];当代语言学;2003年01期
2 邓思颖;;汉语被动句句法分析的重新思考[J];当代语言学;2008年04期
3 黄瓒辉;石定栩;;“都”字关系结构中中心语的宽域解读及相关问题[J];当代语言学;2011年04期
4 杨永忠;;反单向性照应话题功能短语分析[J];对外汉语研究;2011年00期
5 陈达姗;;话题与主语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4期
6 姜向荣;;从视角转换角度看“那场火,消防队幸亏来得早”[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1期
7 陈练军;;论“志”的语素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刘宇红;;汉语名物化困境的根源与解决办法[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4期
9 郑燕梅;话题的语用功能[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常海星;;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概述[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韫佳;初敏;贺琳;;汉语语义重音分布的初步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2 许小星;亢世勇;;基于标注语料库的主谓谓语句的语义分析[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4 彭吉军;《论语》话题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翼;复合动词和及物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6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潘s銀N;现代汉语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刘涛;汉语句法移位的神经语言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小艳;英汉左移位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海丽;“X就X吧”格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万辉;现代汉语中含有准定语的“N1+的+N2”结构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4 周星;现代汉语省略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燕俊;“V起O来”格式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明英;现代汉语“X就X在Y(上)”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媛媛;话题性成分的汉英对比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8 伊少波;汉语话题句习得情况考察与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9 苟曲波;现代汉语句法和语义不对称现象考察[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景红;拉祜语话题结构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胜利;;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语言科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辉;;认知句法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R. Kempson ,W. MeyerViol ,D. Gabbay ,刘乃实,张韧弦;《动态句法学》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4年04期
3 吕欣;邬静洁;林晶;;原则与参数理论的科学论述——《当代句法学导论》评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郭霞;崔鉴;;认知句法学初探[J];外语学刊;2010年05期
5 冯胜利;;韵律句法学研究的历程与进展[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1期
6 冯之林;翻译句法学的一个理论框架[J];现代外语;1995年04期
7 何文斐;;句法学视角下的翻译转移理论研究[J];海外英语;2010年05期
8 沈思国;;评《英语句法学》[J];国外语言学;1990年03期
9 吴贻翼;现代俄语模式句法学刍议[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10 吴俪e,
本文编号:1136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3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