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视角下的混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20:25
本文关键词:概念整合视角下的混喻研究
【摘要】:混喻是一种较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看似互不协调或逻辑上相互矛盾的隐喻结合在一起,以突出特殊的交际效果。然而,传统上学术界视混喻为修辞手段的滥用而难以接受。近年来,这种有趣而又独具魅力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吸引国内外学者的注意。目前,既有的混喻研究大多侧重并局限于从语言学角度解释其修辞效果。本文主要以概念整合为框架,假设并展示了一种补充性模型,用以更形象地解释混喻的认知过程和生成机制。福柯尼耶和特纳提出了著名的概念整合四空间理论以探究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概念整合是指将来自不同心理空间的成分有选择性地投射到整合空间以产生新的概念结构的一系列认知活动。概念整合的实现要经历组合、完善和拓展三个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四个空间:输入空间I、输入空间II、类属空间和整合空间。然而,由于构成混喻的各个隐喻彼此间并不相关、或者互不兼容,在二者建立起的输入空间相互映射时会产生冲突,两个输入空间的逻辑和意象成分相互矛盾,无法建立起联系,从而使整合过程陷入僵局。因此,我们将语境分析加入概念整合的框架中,填补缺失的社会文化知识,以此激活对应成分,消除两个输入空间的矛盾,从而使得整合顺利进行。根据这一修正模型,本文尝试对混喻理解的认知过程给出新解,证明传统修辞学所批评的混喻是可以理解的、有意义的、并共存于英语和汉语之中。同时,我们认为概念整合理论对非常规语言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构建和理解混喻逻辑内涵的过程中,语境分析的补充起到“激活”对应成分、消除两个输入空间的矛盾关系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5
,
本文编号:1137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3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