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文字少数民族青少年母语使用状况及其对推行双语教学的启示——以茶洞语为例
本文关键词:无文字少数民族青少年母语使用状况及其对推行双语教学的启示——以茶洞语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语言 茶洞语 语言活力 语言保护 民汉双语教学
【摘要】:从桂林市临桂县茶洞乡青少年的母语使用情况、语言兼用情况、语言使用域走向三个方面对茶洞语的语言活力进行调查分析,考察当前茶洞语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旨在引发各界人士关注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2XMZ015)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069) 2013年度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茶洞语风俗名物词汇调查研究”(YCSW2013056)
【分类号】:H2
【正文快照】: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语言濒危现象引发了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家和族群所面临的传统语言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生态环境保护等共同问题,其影响已远远超出语言学领域而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时代性课题。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有母语而无民族文字,且多交错杂居。这种多语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璇;海路;;社会变迁中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景颇族新创载瓦文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李锦芳;茶洞语概况[J];民族语文;2001年01期
3 滕星;海路;;壮汉双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4 吴俊芳;何彦诚;;茶洞语研究述评[J];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泽祥,邓云华;指示代词的类型和共性[J];当代语言学;2003年04期
2 陈廷亮;杜华;;土家族语言文化概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杨通银;徐岩辉;;新发现侗语单元音韵母[沆]及其变体的话语功能[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熊英;;土家语南部方言的濒危现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应学凤;;指示代词语音象似性的跨语言考察[J];汉语学报;2010年03期
6 应学凤;张丽萍;;指示代词的语音象似性评述[J];汉语学习;2008年03期
7 许鲜明;白碧波;;撒都群体语言使用现状的调查[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吴福祥;;侗台语差比式的语序类型和历史层次[J];民族语文;2012年01期
9 陈淑环;盘文伟;;惠东濒危畲语的活力与保护[J];惠州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10 吴俊芳;何彦诚;;茶洞语研究述评[J];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包萨仁;蒙古语族东乡语与汉语的接触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4 李洁;汉藏语系语言被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陈建伟;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王怀榕;茶洞语的汉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瞿继勇;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燕;汉语方言指示代词系统的类型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2 陈宇霞;论汉语方言词语中的性别标记[D];湘潭大学;2006年
3 应学凤;语言符号音义象似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蒋仁萍;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类型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王晓庆;广西茶洞话群体与仫佬族群体的父系和母系遗传关系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6 张竞婷;保安族汉语方言格范畴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张琢;清代外来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俊艳;城市化背景下语言接触对方言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3年
9 吴俊芳;茶洞语构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婷;云浮地区两个闽方言岛的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敏;张均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语言的互相影响[J];方言;1988年02期
2 海路;巴战龙;李红婷;;珍视乡土知识 传承民族文化——“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综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滕星;;壮汉双语教育的问题及转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梁庭望;;论壮族文化的断裂现象[J];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04期
5 江荻;论汉藏语言历史比较词表的确定[J];民族语文;2000年03期
6 李锦芳;茶洞语概况[J];民族语文;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毅,马艳红;体育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鲁建云,王峗,黄进华,向亚平,左成忻;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4年04期
3 毛晓明,陈少华;关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4年02期
4 祁世明;谈现行的双语教学[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邵毅全;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4年06期
6 王怀德,李民权;目前实施本科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4年04期
7 谭三勤;;浅谈医学双语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03期
8 李光伟;苗宏志;贾彦;;浅谈双语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09期
9 林竹梅;;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6年01期
10 陈汉华;;高校“双语教学”的两种倾向[J];人才开发;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大丽;阙国鹰;唐瞻贵;黄俊辉;刘良奎;谢爱华;陈s,
本文编号:1152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5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