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综述

发布时间:2017-11-08 22:02

  本文关键词: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二语习得 研究方法 研究视角


【摘要】:本文针对二语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文化、认知等视角对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把学习者语言准确性、复杂性、流利性测量方法和语料库分析方法作为补充研究视角,阐述了各研究视角对二语习得研究的不同认识及其不同语料收集分析方法。文章最后总结了我国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指出研究方法本身没有对错优劣之分,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者应灵活选择和组合运用不同视角下的研究方法并使之本土化,开展多方验证以推进二语习得研究科学化发展。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H09
【正文快照】: 1.引言二语习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二语习得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研究者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学习者在掌握母语之后如何学习另一套新语言体系(戴炜栋2008)。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发展,其研究方法也呈现出跨学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爽;;SILL语言学习策略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02期

2 尹丽雯;;国内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十年回顾[J];海外英语;2011年14期

3 戴炜栋;;关于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序[J];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06期

4 刘国忠;秦晓晴;;二语写作准确性结构效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2期

5 文秋芳,王立非;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张文忠,吴旭东;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发展定量研究[J];现代外语;2001年04期

7 吴旭东;二语习得实证研究评估方法[J];现代外语;2002年01期

8 刘艾娟;戴曼纯;;中国学生英语主语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09年04期

9 于元芳;刘永兵;;对二语学习策略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兼谈本土外语学习理论之必要[J];中国外语;2009年04期

10 倪锦诚;;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普遍语法原则的可及性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琼;;二语习得研究:回顾与展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姚艳梅;;影响EFL口语流利性和准确性因素的定量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保令;张晴;;嵌入式多任务型口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孙立春;那茗;;词块的使用与二语口语流利性发展的相关性[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汪玲玲;盛楠;;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对比[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李光泽;;典型相关分析及其在外语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7 姜玲;;2009年中国生成语法研究述要[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8 张春燕;;克拉申的监察模式理论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4期

9 支德银;;激活英语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大家;2012年02期

10 鲁瑶;;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实践性探索[J];大家;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邵朝霞;;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石化”认知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徐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测量研究[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3年语言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秋芬;外语学习中的意识与形式意义匹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潘鸣威;多模态视角下的口语交际能力:重构与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张晓路;沉浸式项目中的汉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蔡君梅;语言类型特征可迁移性的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高强;教师认知视角下的语法教学[D];山东大学;2007年

7 杨洪建;哈萨克族学生汉语否定结构习得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8 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认知情感阐释与多维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任庆梅;构建外语环境下的中介语发展认知心理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尹蔚;多维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纪伟;大学英语口试者交际策略和流利性相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蓉;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重述对学生口语产出的影响[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申维;中学英语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的个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苗世凤;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存现结构习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曲红;中职英语教学中第二课堂活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盈新;中高级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赵晴;藏族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思毅;论从汉语语言能力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暨南大学;2011年

9 魏国防;高中学生英语写作错误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秀鹃;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爽;;SILL语言学习策略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02期

2 李景泉,蔡金亭;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冠词误用现象——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张萍;王海啸;;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概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乐眉云;二语习得研究的多学科前景[J];外语研究;2001年04期

5 胡荣;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纵览[J];外语教学;2005年03期

6 文秋芳,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7 马广惠,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4期

8 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9 吴锦,张在新;英语写作教学新探——论写前阶段的可行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10 蔡金亭!471003河南洛阳036信箱62号;中国学生英语过渡语中的作格动词—一项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岷婕;周淑珍;;翻译研究方法初探——兼评《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J];科技资讯;2006年34期

2 陈岷婕;周淑珍;;翻译研究方法初探——兼评《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2期

3 陈华英;;外语教育科研中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技巧之间的关联[J];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06期

4 崔丽霞,郑日昌;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报;2001年06期

5 南鸿雁;于圣维;;艺术学的学科定位及研究方法[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6 袁银传;郭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新论[J];哲学研究;2010年10期

7 喻爱华;;对《情感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方法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年11期

8 程文文;;三重“历史还原”——兼谈一些音乐传播研究方法[J];黄河之声;2010年23期

9 尹丽雯;;国内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十年回顾[J];海外英语;2011年14期

10 王笛;历史研究方法的多样性[J];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继锋;刘宪平;;毒品来源推断研究方法综述[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孙小礼;;要重视方法的研究[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1986年

3 汤建国;;昆虫虫源性质研究方法综述[A];2003’江西省昆虫、植保、植病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奇琦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比较政治研究方法的两次浪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记者 杨晓晖;研究方法 讲求实效 高质量完成调研任务[N];驻马店日报;2013年

3 皋永利;不要把“传统中医”与“现代中医”对立起来[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梅祖蓉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白鲁恂政治文化研究方法批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王磊;质的研究: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经济学家》编辑部主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 蒋南平;以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促成论文思想的丰富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吴丹红;变迁中的法学研究方法[N];检察日报;2006年

8 苗壮;法学研究方法[N];法制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方烨;中国学术界在研究方法中存在什么问题[N];经济参考报;2009年

10 邓晓玲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破解语言分裂的时间深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强;试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D];武汉大学;2005年

2 何荣毅;社会信息化与历史研究方法的变革[D];山东大学;2008年

3 刘云飞;教育中质的研究方法运用评析[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59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59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5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