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招聘”和“求职”:构式压制中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

发布时间:2017-11-09 04:24

  本文关键词:“招聘”和“求职”:构式压制中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构式压制 双向互动 合力机制 可能性 构式崇拜


【摘要】:本文在对构式压制的内涵做出重新定位的基础上,讨论了构式压制的范围,并从构式对组构成分的"招聘"和组构成分向构式的"求职"这两个角度刻画了构式压制过程中存在的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借此讨论构式压制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文章最后论及了构式研究中出现的构式崇拜问题。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2&ZD17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10YB01)
【分类号】:H04
【正文快照】: 一、构式语法兴起及其所面对的构式压制现象构式语法的兴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动因。一是对一般语法研究或主流语法研究中不怎么重视的边缘现象的关注,特别是对习语性构式(如熟语、成语、固定或半固定格式等)形义关系特异性的分析,如Fillmore,KayO’Connor(1988)关于“let alon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洁;;转喻压制及其在英语双及物动词中的表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袁野;;构式压制、转喻和广义转喻框架[J];外国语言文学;2010年03期

3 袁佳玲;;被动句受压制的多角度观察[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李勇忠;构式义、转喻与句式压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黄洁;;副名结构转喻操作的语义压制动因[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杨勇飞;刘正光;;形式—功能错位的三种解释途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吴淑琼;文旭;;“A+点”祈使结构的语法转喻阐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李炎燕;;英汉中动构式的认知视角[J];外语研究;2011年01期

9 许萌;王文斌;;英语非常规单宾构式中压制的认知构建[J];外语研究;2011年06期

10 董成如;;构式的论元实现:基于识解的压制视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旭;;副名结构:语言中的新构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徐茗;比字句结果项与比较点的联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白雪;;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毛艳玲;;浅析“X中之/的X”格式的语义语法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5 郝璐;;浅析新兴结构——“被X”格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6 马悦;;“VP的不是NP1,是NP2”格式的多维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7 董瑶;;浅析“副词+名词”的语义限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8 李丹;;“很+名”组合的新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9 黄洁;;转喻压制及其在英语双及物动词中的表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祁峰;;“副词+名词”结构研究的构式语法视角[J];北方论丛;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明海;亢世勇;;语义角色句法实现的词汇语义制约信息库的建设及其应用[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亢世勇;许小星;;现代汉语句系系统的构建和研究[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3 曾小兵;邱丽娜;张普;张志平;杨尔弘;;语言监测中词语构造能力的分析及其应用[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媛;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舒江波;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复句关系词自动标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虞昕;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彩利;“N的V”的构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冰;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的多角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龚晶晶;“比N还N”格式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胡学群;英语致使—位移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向琦丽;现代汉语名词活用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永飞;上古到中古汉语有生名词语法功能的历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钟鸣;汉英事件名词比较[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邢学鹏;中文V+O~P结构的认知语用阐释[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仲儒;动结式的致事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黄洁;;转喻压制及其在英语双及物动词中的表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李卫荣;;“被XX”中的幽默认知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王伟;;名词性并列结构中语义量级的句法投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5 刘文欣;“程度词+名词”结构中名词语义特征初探[J];北方论丛;2004年03期

6 李莉;;“被XX”现象的模因论阐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唐玉柱;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假设[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刘辰诞;;心理模型集约与论元归并——Vt,

本文编号:1160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60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8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