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话“还是”差比句
本文关键词:宁波话“还是”差比句
【摘要】:宁波话等吴语中"还是"可构成"比较基准-还是-比较主体-比较参项"特殊词序的差比句,文献可见它用于一百多年前宁波话中,这种差比句虽不能用来表异比、等比、极比、疑比等,但它可较自由地表达两比较项在某个属性、程度、数量、状态等的差异,仍活跃于今宁波话、象山话、富阳话等吴方言中,应是吴语中的一种新兴差比句。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中文系;
【基金】:2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1YJC740060) 2012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2YS01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73
【正文快照】: 现代汉语中差比句类型丰富(李蓝2003),而其中天台话的差比句“是"字句及其语序类型特征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显得十分特别。如,“小王是小李长”(戴昭铭1999),句中“小李”是比较主体,而“小王”是比较基准,由形容词“长”所表示的比较结果在语义上指向“小李”,所以该句意思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戴昭铭;天台话的几种语法现象[J];方言;1999年04期
2 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年03期
3 赵金铭;;差比句语义指向类型比较研究[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4 赵金铭;汉语差比句的南北差异及其历史嬗变[J];语言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荣泽;;近十年汉语方言研究的新发展[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戴昭铭;天台话的否定词和否定表达方式[J];方言;2001年03期
3 张安生;宁夏同心话的选择性问句——兼论西北方言“X吗Y”句式的来历[J];方言;2003年01期
4 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年03期
5 戴昭铭;浙江天台方言的代词[J];方言;2003年04期
6 李蓝;;汉语的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J];方言;2008年03期
7 黄婷婷;;广东丰顺客家方言的差比句[J];方言;2009年04期
8 施其生;;闽南方言的比较句[J];方言;2012年01期
9 陈燕;;西昌方言的四种特殊句式[J];方言;2012年01期
10 房艳平;高蒙蒙;;侗语差比句类型及其来源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洪学;湖南安仁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泉;单音形容词原型性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许国萍;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殷相印;微山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魏红;明清山东方言特殊语法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刘振平;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丁勇;元代汉语句法专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刘杰;汉语相似范畴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imothy Light;张旭;;汉语词序和词序变化[J];国外语言学;1981年04期
2 Joseph H.Greenberg;陆丙甫;陆致极;;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J];国外语言学;1984年02期
3 廖秋忠;;《语言的共性与类型》述评[J];国外语言学;1984年04期
4 Bernard Comrie;廖秋忠;;语言类型学[J];国外语言学;1990年04期
5 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国外语言学;1990年04期
6 陈满华;《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6年01期
7 陆丙甫;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8 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4期
9 戴昭铭;一种特殊结构的名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6期
10 罗福腾;牟平方言的比较句和反复问句[J];方言;198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锋解说宁波话》简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6期
2 沈怀兴;;小珠大珠落玉盘——评《周志锋解说宁波话》[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王超;;宁波话歇后语的文化阐释[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9期
4 汪平;;宁波方言连调的探讨[J];语言研究;1990年02期
5 韩光智;;“石骨铁硬”宁波话的“软”和“硬”[J];宁波通讯;2010年03期
6 徐波;宁波方言中的“头”尾词[J];湖州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7 赵则玲;;宁波话与上海话比较及其历史成因[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12期
8 金学种;;闲话“宁波闲话”[J];雨花;2011年08期
9 徐波;;舟山宁波话的语音特点及历史成因[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阮桂君;;宁波话语助词“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凌锋;;“最大对立”还是“充足对立”——苏州话与宁波话、北京话和英语元音系统的比较[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徐青;;舞蹈《35 71 2-》创作有感[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顾玮;宁波闲话,咋话的嘞?[N];宁波日报;2005年
2 记者 王佳 通讯员 胡彦;“老派宁波话”有了语音活档案[N];宁波日报;2014年
3 周志锋;宁波话里的“烂泥”[N];宁波日报;2011年
4 周志锋;宁波话里的“累”[N];宁波日报;2011年
5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陶寰;“阿拉”这个词其实来自宁波话[N];东方早报;2014年
6 周志锋;“蕊头”与“围巾”[N];宁波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艳;宁波话中的虚词“勒”及其语法化过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0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60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