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修辞批评再认知:内涵与外延

发布时间:2017-11-12 23:34

  本文关键词:修辞批评再认知:内涵与外延


  更多相关文章: 修辞批评 广义修辞批评 狭义修辞批评 内涵 外延


【摘要】:修辞批评,简而言之,是对修辞现象的批评。实际上,修辞批评的意义远非如此简单,它应有内涵与外延意义。本文从修辞批评的广义与狭义定义、修辞批评的功能、修辞批评的主要模式三个方面阐述其内涵,从修辞批评的分析步骤阐述其外延,进而对修辞批评的基本理论做系统的再定位。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批评转喻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DWXJ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1.引言修辞批评是20世纪前半期开始盛行的一种批评范式,是一个较为系统地阐释修辞行为的过程。修辞批评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至柏拉图的《费德鲁斯篇》(姚喜明2009:230),当然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逡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荣华;;论修辞诉求下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劝说艺术[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云红;西方修辞论辨理论与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龙金顺;英语写作修辞的符号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惠玲;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薛婷婷;我国对外报道新修辞情境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秦枫;中国工科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中的互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杨家勤;英语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窦卫霖;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守云;试论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胡习之;;修辞分析论[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邓志勇;杨永春;;美国修辞批评:范式与理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林景鸿;;修辞责任的游动性及其调控机制探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姚喜明;王惠敏;;语言的力量和修辞的伦理[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吴永f;;奥巴马修辞人格构建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李克;刘新芳;;修辞权威、修辞人格与修辞劝说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一则汽车广告的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曹德和;试论修辞比拟与文学比拟的区别[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9 吴礼权;修辞结构的层次性与修辞解构的层次性[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陈汝东;修辞过程中的话语角色选择与调整[J];汉语学习;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宗守云;;试论文本修辞和话语修辞[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蒋有经;;汉语模糊修辞的文化阐释[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蒋有经;;汉语模糊修辞的文化阐释[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共株洲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 张雄;政治修辞也是执政力[N];光明日报;2012年

2 黎运汉;成功的开拓性新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惠玲;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卓;论修辞行为的动机与目的[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娄炜利;修辞运行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云平;广告中的模糊修辞[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黄静;修辞的两重性初探[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5 申丽辉;论修辞行为与话语角色的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洁;广告语言的修辞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段惠贤;对示范高中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学生范文的修辞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8 郭敏娜;语言视觉修辞产生的基础及途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向宇;广告修辞的功能[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保振;法律修辞说服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78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78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d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