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对第二语言教学中词汇单位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18 22:22

  本文关键词:对第二语言教学中词汇单位的再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词汇单位 第二语言教学 固定搭配类准固定短语 使用单元


【摘要】:语言的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是两个层面,第二语言教学这一应用研究领域中的词汇单位与语言本体研究中的词汇单位也应该具有不同的标准。国家汉办2010年公布的《新汉语水平考试词汇表(六级)》中将"意味着、打篮球、第一、踢足球"等字符串列为一个词汇单位,这类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作为一个词汇单位(词位)出现的语言形式,从语言本体研究的角度来说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位组合构成的大于词的"固定搭配类准固定短语"。这类词汇单位的确定标准是"单位的组合性"和"使用的合体性"。第二语言教学中对词汇单位的这种处理方式有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依据,这种处理方式对第二语言教学效能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国家汉办2010年公布的《新汉语水平考试词汇表(六级总表)》(以下简称《词汇表》)中包含一些这样的“词汇”:一级:不客气、打电话二级:打篮球、踢足球、第一四级:不得不、弹钢琴、放暑假、开玩笑、来不及、来得及、受不了、做生意五级:不得了、不好意思、不见得、不耐烦、不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丙甫;蔡振光;;“组块”与语言结构难度[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1期

2 戴曼纯;;语块学习、构式学习与补丁式外语教学[J];外语界;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其平;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徐丽萍;浅论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和作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3 郭翠菊;;论教师教育中教育学教学的“史·思·用”三维模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王燕;王晓为;;母语对英语写作的负迁移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5期

5 姜娜;王新兵;;社会文化和大学生人文素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6 程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人格倾向性及其与教学行为的关系[J];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7 李剑鸣;;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批评艺术[J];成才之路;2009年15期

8 伍国勇;;基于辩论模式的经管类课程案例教学实践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9 王欢欢;;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大学英语课堂导入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0期

10 原晓萍;傅海伦;;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指导算法初步教学[J];中国数学教育;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爽;;谈小学科学教学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宋晓平;;数学课堂学习动力与“教学用问题”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杨一飞;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莉莉;现代汉语无条件让步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潘永兴;激励教育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盖立春;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组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邵光华;数学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喜杰;关于小学数学迁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伟萍;熟练型教师职场学习动机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顾文霞;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义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建国;中学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徐建平;主体间性德育理论与实践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跃;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与激发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电春;模仿古文篇章写法,,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陶艳;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晔;新课程背景下X教师角色转换的个案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薇薇;以组块为基础谈汉英文本中的平均结构难度[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胜利;论汉语“词”的多维性[J];当代语言学;2001年03期

2 傅思泉;语句感知难度的层次分析佐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骆雁雁;;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学刊;2009年06期

4 董振东;;逻辑语义及其在机译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1980年02期

5 于秀莲;;语块教学法与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验研究[J];外语界;2008年03期

6 王立非;陈香兰;;语言语块教学与研究在中国的进展——“首届全国语言语块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7 张亚旭,张厚粲,舒华;汉语偏正/述宾歧义短语加工初探[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8 陆丙甫;;主干成分分析法[J];语文研究;1981年01期

9 陆丙甫;;直系成分分析法——论结构分析中确保成分完整性的问题[J];中国语文;2008年02期

10 史有为;包装义动词及其有关句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荐;;《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待嵌格式[J];中国语文;2001年06期

2 周银华;;也谈汉英谚语[J];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08期

3 刘晓红;确定词汇成分的基本原则[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吕文丽;;现代汉语词汇的系统性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唐余俊;;盐城市行政区划单位名的词汇学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颜红菊;词汇单位的动态性——汉语词汇单位的离合现象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王邦安;“词化单位”略论[J];辞书研究;1988年01期

8 D.A.克鲁斯;榕培;;词项的纵聚合和句法定界(续完)[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8年01期

9 刘杰;;词汇的定义、单位及其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蒋国辉;;现代俄语口语词汇单位语义特点浅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哲;;双语类义词典的语言学基础及编纂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新葵;张积家;;义符熟悉性对高频形声字词汇通达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傅维贤;;对比与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郑庆珠;;从《汉英双解新华字典》看汉英词典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孟繁杰;;试析惯用语的典型性与非典型性[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郭启新;;论语料库与英汉词典配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吴建平;;双语翻译词典的编纂宗旨、释义和例证刍议——兼评《史氏汉英翻译大词典》[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8 崔冰清;;参见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徐红;杜国英;;俄语中的圣经成语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 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性和类型:词汇语义关系研究的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王洪明;俄汉阐释动词词义的元语言释义对比[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孙寰;术语的功能与术语在使用中的变异性[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赵伟韬;从双语词典编纂看英汉翻译中的语言不对等关系[D];复旦大学;2006年

5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徐海;英语学习型词典典型词例的选取[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7 孟令霞;俄语术语的称名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杨家胜;级次与标准理论的语言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孟祥英;汉语待嵌格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葛晶;整合性描写原则视域下的语言多义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雪;俄汉词汇单位句法语义关系对照抽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宇红;《俄汉详解大词典》视域下的观念词счасть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子楗;汉语定式镶嵌四字格的构式意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张建勇;现代汉语复合词汇单位结构分析中的几个问题[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罗添娴;基于框架的内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例证的构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陈雪;俄语计算机术语的构成及语义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陈伟;论例证功能的对等[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8 孔令娜;拉斯普京《告别马焦拉》小说中具有民族文化成素的语言单位的语言文化学分析[D];河南大学;2012年

9 孙敏儿;英汉词典中的文化信息[D];厦门大学;2006年

10 王亚军;外向型汉英词典中文化局限词的翻译[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05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05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f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