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本文关键词:第二届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副词 张谊生 邵敬敏 共时 吴福祥 王云路 方梅 俞理明 日至 广顺
【摘要】:正第二届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27日至10月29日在重庆召开。本届会议是继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2011.10.29-31桂林)之后的第二届汉语副词专题研讨会。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张谊生教授与葛佳才教授共同主持。会议论题集中,涉及与汉语副词相关的共时与历时、句法与语义、语篇与方言等各个方面,在方法论上也多有创新。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七十位学者参加了会议。除了分组讨论外,曹广顺、方梅、吴福祥、邵敬敏、方一新、王云路、俞理明、张谊生等十多位学者作了主题报告。
【作者单位】: 第二届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会务组;
【分类号】:H146-2
【正文快照】: 第二届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27日至10月29日在重庆召开。本届会议是继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2011.10.29-31桂林)之后的第二届汉语副词专题研讨会。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张谊生教授与葛佳才教授共同主持。会议论题集中,涉及与汉语副词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兼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分类与范围[J];中国语文;2000年01期
2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J];语言研究;2000年01期
3 董为光;汉语副词的数量主观评价[J];语言研究;2000年01期
4 胡阿萍;关于古代汉语副词的探讨[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唐克胜;汉语副词的用法特点及其翻译[J];职教论坛;2004年02期
6 郑晓雷;与“异态”有关的汉语副词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柳士镇;;高育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序[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江胜利;;现代汉语副词的定义与虚实[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段泗英;;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10 冯雪冬;白英龙;;汉语副词虚实归属的进一步探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启辉;;浅析近代汉语副词“都”的源流内容[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张颖;;日中机器翻译中汉语副词的数据处理[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河南平顶山市二中 李晓红;中古汉语副词“分别”的虚化[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鸿瑶;现代汉语副词“也”的功能与认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栗学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褚俊海;汉语副词的主观化历程[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冬青;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6 郭建芳;汉英副词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梓欣;现代汉语副词与泰语副词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季薇;现代汉语副词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徐海月;关于日语中汉语副词的考察[D];苏州大学;2014年
4 渥美淳子;关于汉语副词“就”的多义性及其与日语对应词的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5 徐天兴;现代汉语副词照应的历时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阮秋水;汉语副词“再、又”与越南语副词“n(?)a、l(a)i”对比及教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怡宁;现代汉语副词在口语中句法实现灵活性的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崔晓飞;现代汉语副词“倒”考察[D];河南大学;2004年
9 代瑜;语法化视角的现代汉语副词标注实证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孙倩;中级中亚留学生汉语副词教学方法的教学实验报告[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6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0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