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诗学的庄严《修辞格》

发布时间:2018-01-28 12:30

  本文关键词: 藏文诗学 本体 庄严 除过 出处:《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诗学的庄严本由意义修饰法、字音修饰法和隐语修饰法三部分内容、300余种修辞格组成。本期刊出的仅是意义修饰法中前十类意义修饰法的100多种修辞格。文章对这十类意义修饰法差不多都是以诗歌实例去说明辞格定义的方法一一做了介绍,使其产生了理论一读就懂、诗例一学就会的良好效果,从而也体现出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尤其在比喻修饰法中还介绍了"为同""好像"等比喻作用的喻词70多个,为汉文读者在辞格运用和喻词运用上打开了新的思路。
[Abstract]:The solemn text of poetic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meaning modification, phonetic modification and cryptic modification. More than 300 rhetorical device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is issue, which are only more than 100 rhetorical figures of the top ten categories of meaning modification in meaning modification. Almost all of these ten semantic modifiers are illustrated with poetic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defini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The methods are introduced one by one. Make it produce the good effect that the theory reads to understand, the poem example will learn as soon as possible. Especially in the metaphorical modification, more than 70 metaphorical words are introduced. It open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Chinese readers in the use of figures of speech and use of metaphorical words.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天竺学者如同睛空中,镶嵌无数闪烁之明星,所崇诗学辞格数百种,在此我愿尽力分条陈。拟依青海西藏农牧区,整个民族创造名词习,对此无比优美之辞格,将以拙笔谱其绝妙技。类似本首之颂偈体诗作,被称为难作体诗歌。现在要讲的是《诗镜》第二章意义修饰法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意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岚;;隐喻理解互动特点下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影响[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张新华;;释“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3 陈亨蓉;;比喻辞格与其疑难探讨[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管志斌;;比喻辞格的认知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刘庆雪;;隐喻概念构建的认知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6 范铮;;沧州武术谚语隐喻特征初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苏岚;;想象性经历特点下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房鸿鹃;;汉语拈连的认知理据及意义构建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陈元;;隐喻相异性的理论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李在辉;苏联波;;隐喻的模糊性及其认知心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成志;;词语的语义相似度计算及其应用研究[A];NCIRCS2004第一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谢英;;也说比喻的结构[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余超;蔡东风;张桂平;;词汇语义相似度计算中相关技术的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熹明;;借代辞格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后记[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谢春荣;;广告语制造修辞幻象的四种修辞手段[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廷扬;;从比喻的内涵和外延看修辞的本质[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林华东;;现代汉语课程建设研究(提要)[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建友;;《实用汉语修辞·修辞方式》存在的问题——兼与姚殿芳、潘兆明二位先生商榷[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10 连登岗;;捍卫祖国通用语言文字是语言规划工作的重要职责[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方礼豪;潮语中的比喻语[N];潮州日报;2008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 庞朴;梳理线索,解开“无”“玄”之谜[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苏培成;什么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下)[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4 记者鲁小彬;近代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史应成研究重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威宁自治县迤那中学 刘世军;怎样区别借喻与借代[N];贵州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畅;汉语名词性隐喻的计算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刘艳平;《汉语大词典》单义项借代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利兰;儿童比喻句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马川英;汉语仿拟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刘凤霞;论比喻构造词语的类型[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4 罗丹;非修辞类隐喻[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5 席婉儿;隐喻对词义变化影响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李玉莲;本体和喻体在中文隐喻句理解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7年

7 陈鹤龄;对汉语本体和中介语中含“点儿”的几种格式的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8 陈静;汉英隐喻的抽样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丽珍;从仿词、仿语到仿拟构词法[D];河南大学;2009年

10 叶云杉;比喻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70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70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3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