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话水平测试在香港的应试群体变化及发展趋势——以香港公开大学为个案的考察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06 07:48

  本文关键词: 应试群体 应试动机 需求 发展趋势 出处:《语言文字应用》2012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考察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群体的特征,分析香港社会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需求,服务于今后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开展,香港公开大学普通话教育及测试中心于2011~2012年对该中心的应试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体应试人数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应试人数开始明显下滑。全日制大学生的应试人数有上升趋势。职业对普通话能力的要求是全日制大学生应试的主要动机,其次为取得证书以显示语言能力。由于香港工商业界对普通话能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商学院全日制学生参加测试的人数明显多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这一趋势预期将继续保持。本文认为,今后需要加强对全日制大学生的普通话推广及教育,鼓励并帮助在校学生参加测试,以满足和回应香港社会、尤其是工商界对普通话能力的更高要求。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st group in Putonghua , the demand of the Hong Kong society for the level testing of Putonghua is analyz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h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period from 2011 to 2012 . The demand for Putonghua ability is the main motive of the full - time college students . The demand for the full - tim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sts is obviously more than that of other majors .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demand for the full - tim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sts is obviously more than that of other majors . In the future , the students ' participation in the tests is encouraged and help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sts to meet and respond to the higher demands of the Hong Kong society , especially the business community , for Mandarin .

【作者单位】: 香港公开大学;
【分类号】:H1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鸿音;;评“文字的发展趋势不是简化”[J];语文建设;1993年10期

2 章红梅;试析汉魏六朝石刻中的同形字[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木拉特;;词类活用问题的定性及发展趋势浅议[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苏久;石珍;;“xx门”引起的关于类词缀一点思考——关于汉语外源类词缀的一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5 李美霞;权达;;当代西方符号学向科学靠拢[J];符号与传媒;2011年01期

6 公丕亮;景锋刚;;网络语言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张斌;论现代公文写作学的特征和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0期

8 李向东;;对中国口译研究主题发展趋势的分析报告[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1期

9 莫非;;需求与谂悉:高校写作教学的嬗变[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陈真;;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问题及对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惠萍;;“程度副词+名词”的网络流行语言特点及发展趋势[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菲露;;说“超”[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魏励;;现代汉语“作”和“做”的使用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牟玉华;;“网络语言”影响下的汉语、汉字发展趋势[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贾正传;;融合与超越:走向翻译辩证系统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孝宽;曹静;赵晓华;;交通工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7 ;前言[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8 张辉;;汉语熟语语义加工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武继红;;论现代词典的规范性[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10 陈楚祥;;浅议现代词典学的发展及词典编者的素养[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丹琦;母语生存的未来之路[N];新华日报;2006年

2 记者 余传诗;国家出台各项标准推动翻译经济产业化[N];光明日报;2006年

3 于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雨文;以高校为龙头 促汉语国际推广[N];云南日报;2007年

5 李竹深;闽南方言用字之我见[N];闽南日报;2008年

6 ;IT新词集锦易水(407)[N];计算机世界;2004年

7 王辅政;浅谈汉语国际化发展趋势[N];光明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周文菁;推广规范汉字遭遇执法难题[N];解放日报;2005年

9 郭利芳;从化学元素用字的特点看未来汉字发展的某种趋向[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10 崔希亮;争取汉语在国际上的话语权[N];经理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吉艳;汉语新词语词群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李庐静;福建永安地方普通话共时变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璐;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祁晓霞;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晖旭;衡阳方言青少年语音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郝晶;北京高中生校园流行语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张弘;常州市高中生方言词语使用情况调查[D];中南大学;2009年

6 郭旭芸;遵义方言青少年语音的社会语言学分析[D];贵州大学;2006年

7 姜明秀;汉语詈骂语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周文文;QQ名的社会语言学探析[D];暨南大学;2009年

9 王瑾;汉英网络语言比较[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琳;流行语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93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93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