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及其与对外汉语教材话题匹配情况调查研究
本文选题:话题兴趣分布 切入点:对外汉语教学 出处:《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考察130名来华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日常谈话话题,采用定量分析,探讨汉语学习者话题兴趣特征及其与对外汉语主流教材课文话题的匹配情况。本研究结果能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Abstract]: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130 foreign teachers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for daily conversation topic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us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pic interest of Chinese learners and its matching with the topic of mainstream textbooks for TCF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TCFL textbooks and the 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美大学生日常谈话话题调查及对比研究”(项目号:2008y026)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第五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中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项目号:ZGWYJYJJ2010A6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志平;江丽莉;马思宇;;1998-2008十年对外汉语教材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杨艳;柯丽芸;;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话题研究——以《汉语900句》和《汉语会话301句》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周雪林;浅谈外语教材评估标准[J];外语界;1996年02期
4 汲传波;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话题选择[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余千华;樊葳葳;李娜;;大学英语教材调查——从话题兴趣角度调查教材与学习者匹配情况[J];中国外语;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琳;;话题选择与口语语法教学的选择均衡——高级汉语口语教学发展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刘元满;;高级口语教材的话题、情景和话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王宏敏;;韩国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材及教学研究综述[J];才智;2010年24期
4 朱志平;马思宇;;“句本位”观与基础阶段汉语教学——写于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J];武陵学刊;2010年05期
5 杨修平;;国内外英语教材评价理论及研究综述[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李雪芳;;反映时代特征,突现教学理念——评《新视野大学英语》选材的科学性[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年01期
7 刘洁;学以致用,全面发展──《交际英语教程》及其启示[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外国文学语言专辑);1997年S1期
8 许峰;英语教材评估研究:回顾与前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宁见红;蒋业梅;;高校音体美专业英语教材评价与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武文翔;;《平民千字课》的现实意义——对编写对外汉语初级教材的几点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学斌;;构建本科与硕士翻译教学之对接机制探讨[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曾天;;试评《中级汉语口语》课文的话题选择[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尚小萌;;中级对外汉语教材话题选择的研究[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徐威;;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材选词填空练习的考察与分析——以四部中级综合课教材为例[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华维芬;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蒋平;零形回指的句法和语篇特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王文琴;基于语境的教材评价模式的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志山;定制式数字化汉语教材辅助分析与重组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王立忠;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ZIN YU MYINT(黄金英);缅甸小学本土化汉语教材建设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飞;大学综合英语教科书的对比分析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季晓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倪来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与《大学体验英语》(第二版)教材比较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丽君;两套高中英语教材的对比评估[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婧洁;中亚留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中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小丽;大学英语教材中文化主题的选择及其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芳宏;两部商务汉语教材的比较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8 陈俊;对外汉语教学阅读文本素材库的选材及标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赵雪涛;基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评估[D];河北大学;2010年
10 陈琴;从话题兴趣角度调查对外汉语教材与学习者匹配情况[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平;作为应用语言学分支的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徐慧芳;群体认知风格和话题兴趣[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7期
3 TonyO'Sullivan ,汪光祖;教材评估:把重点放在动力与学习上[J];国外外语教学;1990年03期
4 王若江;对汉语口语课的反思[J];汉语学习;1999年02期
5 张雪梅;关于两个英语教材评估标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王胜利;赵勇;;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困境和出路——兼评坎宁斯沃思的教材评估标准[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5期
7 李宇明;;语言学习异同论[J];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01期
8 苏焰;谈谈外国留学生中高级口语教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9 应惠兰!310027,徐慧芳!310027;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材料的选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3期
10 秦晓晴;第二语言习得中认知方式研究的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陆俭明;;关于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研究之管见[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艾;;用“数字化”杠杆撬动汉语学习国际市场[J];出版广角;2011年08期
2 刘柳;阚婷婷;;对外汉语教学图示教学法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叶雯雯;;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俗词语研究[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4 王炎梅;陈永花;朱凌青青;;对外汉语教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语言理论——第2届语言理论和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5 蒋楠;;浅析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7期
6 罗婷;;感悟汉字之美,促进汉字教学——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4期
7 彭永华;黄琳;;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11年46期
8 刘若男;;语言迁移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9 李小艳;;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探微[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俞静;;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2 陆俭明;;汉语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4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5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6 李广瑜;;当前汉语国际化的机遇、挑战及对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7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8 ;编后记[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希杰;钟玖英;;关于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话[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红娟;李朋义:厉兵秣马“抢滩”对外汉语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记者 郭晓虹;让汉语教学走向全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冰洁;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人事报;2007年
4 丁可宁 吴晶;对外汉语教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6 许钦铎;美国汉语大会收获丰盛[N];工人日报;2008年
7 阮桂君;因地制宜编写教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李朋义 演讲稿摘要;世界汉语教学的前景及对出版业的影响[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实习记者 楼玲令;对外汉语教学教材质量有望改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黑龙江大学 江宇冰;全球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浩宇;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WAI WAI THI (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YAP TENG TENG(叶婷婷);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英俊;对越汉字教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晨;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的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刘甜;汉语空间极性词组配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园园;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分析及相关对外汉语教学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淋淋;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V+O’+T”句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慧勤;试论对外汉语的文化因素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包文静;对外汉语教学中“上”、“下”等三组方位词的认知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5 李建慧;越南留学生常用介词偏误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树建;现代汉语形容词ABB式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中的若干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用个体物量词偏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李宛;汉语生肖称谓语理据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广州大学;2010年
9 林华;计算机辅助汉字笔顺教学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翟帆;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的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17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17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