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语义界面现象——以英汉负极义微量词为例
本文选题:句法语义 切入点:递归程序 出处:《外国语文》2012年05期
【摘要】:正人类语言与动物交际系统的本质区别在于递归性,人类语言是一个递归系统,动物语言则缺少递归特征。人类具有生成无限多的句子和理解无限多的句子的能力,这种语言的创造能力和解释能力分别基于句法递归程序和语义递归程序(SauerlandStechow,2001)。句法递归程序生成句子,语义递归程序解释句子。生成语法的核心思想是有限规则无限运用,即有限的句法规则生成无限的合
[Abstract]: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positive human language and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recursion. Human language is a recursive system, but animal language lacks recursive characteristics. The creative ability and interpretation ability of this language are based on syntactic recursive program and semantic recursive program Sauerland Stechower 2001 / 2001.Syntax recursive program generates sentences and semantic recursive program interprets sentences. The core idea of generative grammar is the infinite use of finite rules. That is, finite syntactic rules generate infinite combinations.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信春;;双动句状语总论[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刘红妮;;新兴“X活族”词语及其语用修辞价值[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方晓国;;反问句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4期
4 陆月华;;论小句概念语义模式——概念框架的优越性[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张滟;;“事态限定”句法语义研究——基于“交互主观性”认知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6 曾传禄;;“往+O+VP”和“V+往+O”[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2期
7 俞咏梅;现代汉语处所状语的语义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8 陈晓湘,罗琼鹏;“是”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9 陈晓湘,罗琼鹏;负极词的极端敏感性及允准条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10 沈益;;1980年我国出版辞书编目(续完)[J];辞书研究;198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志翘;赵家栋;;敦煌文献中并不存在量词“笙”[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王富茜;赵瑞瑞;熊正林;路俊斗;董李;石光;王辉;陈红雨;;铅炭电池研发中存在的问题[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方向红;宋春阳;;介连兼类词“以”的句法语义区别特征及消歧策略[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方环海;赵鸣;;汉语简单句理解中句法与语义的加工机制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毕玉德;陈洁;吕春燕;;朝鲜语句子语义角色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6 刘禀诚;;歇后语论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雪艳;吕国英;李茹;刘伟;;基于层叠条件随机场的句法语义自动标注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贵和;蒋迪奎;殷立新;吴冠原;王勇;;同步辐射过程固/气界面现象新探[A];中国真空学会科技进步奖(1994-2000)得奖人员论文集[C];2000年
9 曹高劭;赵新兵;;锂离子电池Sb基合金负极的容量衰退机理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郑小美;黄令;肖尧;柯福生;李君涛;孙世刚;;新型三元Fe-Sn-P合金负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刘会洲;研究界面现象 发展分离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2年
2 元尚;英汉(汉英)辞典知多少[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毋福泽;恢复UPS的噩梦般经历[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4 四川 贾通;谈电池仓弹簧触片电池正负极间接触电阻对手机的影响[N];电子报;2004年
5 钱铮;日本新技术为锂离子电池扩容[N];经济参考报;2006年
6 ;《英汉汽车工程词典》[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7 ;锌-空气电池[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8 李梅;《英汉民航词典》正式出版[N];中国民航报;2011年
9 李兵;锦上添花给USB HUB补充动力[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10 成都 刘影;电器特殊故障三例[N];电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宇;极向敏感与极项允准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王姝;紧缩及其句法语义后果[D];吉林大学;2012年
3 周日安;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刘立成;现代汉语限定性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付岩;英汉中动构式的句法语义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吴格奇;英汉研究论文中作者身份之构建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浑洁絮;基于语义语言的英汉机器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蔡治勇;界面微观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郭华军;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佳;汉语十二生肖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陈培;认知视角下的英汉谐音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姝媛;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对比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4 张喜彦;英汉人体基本层次范畴名词在隐喻中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琦;英汉二项表达式的词汇行为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董明媛;英汉天气习语隐喻的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贺玲丽;英汉医学学术论文方法部分的对比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8 黄广平;英汉被动构式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艳艳;英汉基本颜色词义的跨文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许文婷;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时间系统的对比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58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584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