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口译语料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文选题:口译语料库研究 切入点:类型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摘要】:口译语料库建设与研究迄今仅有十余年历史。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口译语料库尚不到10个,最大的也不过100万字,而且种类单一(会议口译)、标注简单。相应的研究数量较少,集中在口译文本语言特征和口译操作过程两方面。因此,未来口译语料库建设应注重以下问题:多类型、不同性质语料库的建设与完善,语料库规模的扩大,停顿、填充语、省略等副语言信息的精确标注与转写,口译语料库的"信息对应",适合口译语料的检索工具的研发。同时,基于口译语料库的研究应该考虑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利用,集中讨论口译文本的语篇特征、口译实践策略、口译相关理论和概念的验证与发展等关键问题,促进口译研究与教学的协调发展。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interpretation corpus is only more than ten years old. At present, there are less than 10 interpreting corpora under construction, and the largest one is only 1 million words. Therefore, in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interpreting corpu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ulti-type, different nature corpus, the enlargement of corpus scale, the pause, the filling of language. The accurate annot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paralanguage information, such as ellipsis, and the "information correspondence" of the interpreting corpus are suitabl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trieval tool of the interpreting corpu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corpus should conside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scours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reting texts, interpreting practice strategies, the ver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preting theories and concepts,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interpreting research and teaching.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127)子课题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014)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克非;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的用途[J];外语电化教学;2004年06期
2 刘和平;;法国释意理论:质疑与探讨[J];中国翻译;2006年04期
3 许家金;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解析[J];外语教学;2003年06期
4 蔡小红;论口译质量评估的信息单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刘和平;;谈口译研究与专业口译培训[J];中国翻译;2007年01期
6 曾利沙;论“翻译单位”研究的动态观——兼论译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7 廖七一;语料库与翻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怀伟,赵宏凌;语料库支持的汉化思维在英语写作中的迁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2 蒋婷;论法律语言平行语料库的构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曾文华,丁艳雯;英汉语言的句法结构差异在衔接手段上的映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嵇红英;;儿童口语语料库建设研究综述[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黄诞平;;语料库与翻译研究及翻译教学[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毛雄敏;;怎样利用计算机语料库教英语词汇[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武继红;;论第三代英语学习词典的用户友好特征[J];辞书研究;2006年02期
8 贾雯;;国内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述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9 杨文坤;;基于语料库的CALL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张威;;英汉同声传译“顺句驱动”操作的理据透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中隐喻对搭配形成的影响——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搭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吉灵娟;;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宋晶;;论语言学流派对词典编纂的影响[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郁锐玲;;论口译忠实度的信息干扰[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慧;;关于口译教学中主要要素的几点思考[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丽萍;;基于语料库的汉英二项和多项并列词组研究(英文)[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胡金柱;沈威;杜超华;;基于规则的复句中的关系词标注探讨[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胡金柱;沈威;杜超华;罗进军;;基于渡越矩阵的复句关系词自动标注初探[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满正行;高璐;;藏语单语料库分析及标注探讨[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爱珍;李晓芬;;形容词的情感计算——以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起风了》为例[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婷婷;语料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窦东友;管理、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易勇;计算机辅助诗词创作中的风格辨析及联语应对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窦东友;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9 陈伟;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胡显耀;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莉;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及英汉翻译[D];广西大学;2003年
2 李志英;英汉主位结构对比与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汤丽;论新闻英语的特点与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梁春丽;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意识[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喻旭燕;[D];浙江大学;2004年
6 张相明;英汉学习词典的动词句法处理——基于句法理论的实证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7 周晓梅;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农业词语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8 朱三毛;英汉语篇结构对比与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汤水辉;互文理论观照下的英汉文学互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马晖男;文本信息检索中修饰语作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葆嘉;语言学的渊源、流派及其学科性质的变迁[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2 陈勇;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争——关于西方语言学研究中的认识论[J];外语学刊;2003年03期
3 黄昌宁,张小凤;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三个里程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4 桂诗春;以概率为基础的语言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5 许余龙;也谈语言学理论与语言事实[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顾曰国;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7 叶常青;自建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红楼梦》中英文本用于翻译教学的课堂设计[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3期
8 彭长江;也谈翻译单位[J];外语研究;2000年01期
9 吕俊;关于翻译单位问题讨论的思考——与彭长江先生商榷[J];外语研究;2001年02期
10 罗选民;谈翻译单位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评彭长江同志“翻译单位研究状况剖析”一文[J];外语研究;200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柳群;英语水平对英语学生口误自我修正行为的影响[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德万;从语音角度试探歧义的分类[J];文教资料;2005年28期
2 殷苏芬;;浅谈主谓谓语句的范围[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3期
3 林华勇;;现代汉语副词语义辖域的类型[J];南开语言学刊;2005年01期
4 詹珊;;其为物也多姿 其为文也多采——就应用文写作教学“去文学化”问题与孟建伟教授商榷[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高雷;;翻译学词典的类型、特征及其编撰原则[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刘永清;;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7 潘荔霞;;论认知语境在句法歧义中的解释作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8 李修尚;;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11期
9 张硕;;宠物命名管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1期
10 陈明富;张鹏丽;;《颜氏家训》被动句类型考察[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邵军航;委婉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张进军;中古入声字在湖南方言中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俊芳;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田阡子;东亚语言复合元音的类型及渊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青峰;涟源市古塘方言疑问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井米兰;敦煌俗字与宋本《玉篇》文字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宋莉莉;中日同素逆序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雄伟;紧缩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5 刘伟丽;现代汉语词的修辞派生义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陈丽丹;中文报纸广告中汉英语码混用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7 卢红艳;天门方言疑问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柯移顺;《歧路灯》疑问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王志清;《说文》收字与文献用字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胡涛;汉语多义词及其语义桥研究[D];鲁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2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7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