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论口译实践的三个要素

发布时间:2018-03-29 10:08

  本文选题:口译研究 切入点:译员 出处:《上海翻译》2012年02期


【摘要】:口译的本质是交际,译员在口译行为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交流沟通的完美实现,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译员的口译行为包含ABC三个要素:职业态度、行为规范、沟通能力,三者相互关联,决定口译行为的质量与效果。
[Abstract]:The essence of interpretation is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reter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interpreting behavior,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for the perfect real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Interpreting behavior of interpreters includes three elements of ABC: professional attitude, norms of behavior,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e three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determine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interpreting behavior.
【作者单位】: 河南省外事办;
【分类号】:H0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威;;英汉同声传译“顺句驱动”操作的理据透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孔菊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谈口译中的短时记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武光军;;中西同声传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4期

4 卢信朝;;中国口译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吉灵娟;;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瑜芳;;略谈口译受训员平时应如何注意培养口译技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王继红;;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颖;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口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肖丹;将口译作为动态性跨语言口头交际的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梁靓;论外刊新闻阅读与口译的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4 玄忠波;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同声传译过程[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张睿;英汉同声传译教学方法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黄劲云;汉英连续传译中的增补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7 何灵敏;论有声停顿在汉译英连续传译质量评估中的作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8 张鑫;产出性词汇能力对中英连续传译中用词正确性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9 张颖莹;二语学习策略理论与初级口译学习之关联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10 缪许荣;英汉交替传译中理解过程的心理认知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庚申,盛茜;中国口译研究又十年[J];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02期

2 胡庚申;近年我国口译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04期

3 肖晓燕;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蔡小红;以跨学科的视野拓展口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斌华;穆雷;;口译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回顾与前瞻[J];中国外语;2008年02期

2 黄忠廉,王霖,刘丽芬;21世纪中国科技翻译展望[J];中国科技翻译;1996年02期

3 肖晓燕;同声传译的多任务处理模式[J];中国翻译;2001年02期

4 杜争鸣;孟祥春;;Workload Studies:一项以人为本的口译工作调研——国际会议口译协会(AIIC)译员“工作负荷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5年05期

5 胡庚申;从发表文章的状况谈加强我国的口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1989年03期

6 王斌华;;口译研究: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对吉尔教授和波齐哈克博士的联合访谈[J];中国翻译;2008年05期

7 张威;;口译语料库的开发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中国翻译;2009年03期

8 马志刚;胡治军;;口译研究方法集粹——《口译研究读本》介绍[J];外语研究;2006年04期

9 杨雨红;;浅析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在口译研究中的适用性[J];华商;2008年18期

10 高彬;柴明槑;;释意理论的历史性解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峥;;简洁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2 ;中国翻译行业规范化之路初探[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闫栗丽;;校企合作培养中高端翻译管理人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洁;;语言服务工作室与MTI翻译实践[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华树;;信息化时代的翻译工作[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俞敬松;;北京大学的翻译技术教育与翻译案例教学支持平台[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真正用户友好的一体化翻译平台[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皓;外语学生关注译员生存状况[N];北京日报;2007年

2 本刊记者 周惟菁;人工翻译外包可否掘到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本报记者 樊丽萍;同声传译:多少误传需澄清?[N];文汇报;2009年

4 江建国;七嘴八舌的欧洲[N];人民日报;2001年

5 江建国;会不会出现“欧洲语”(五洲茶亭)[N];人民日报;2002年

6 牛凯旋;打造大连的另一张城市名片——中国的翻译城[N];大连日报;2007年

7 周庆熙;人能够学会多少种语言[N];中国社会报;2006年

8 李玫;翻译市场发展迅速[N];市场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侯莎莎;本市至今无一名职业手语翻译[N];北京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朱光强;中译公司:借世博良机转型[N];华夏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彬;猜测与反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孙序;交替传译信息处理过程中语言能力与口译能力的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吉良;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谌莉文;口译思维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朱锦平;会议口译专业口译能力与外语能力的追踪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平波;认知语境视阈下的口译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邓白莹;口译过程中的语境适应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蔡绵绵;从跨学科的视野看口译的动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周颖;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口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牛莹;论口译的语言顺应与语境顺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吴星;以副语言信息为中心的口译中非语言信息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侯利波;官方记者招待会中译员的认知机制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8 姜勇;非语言行为的口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蔡小捚;认知语境与口译的关系及其对译前准备的启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10 周伟晓;从顺应论看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创造性叛逆[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0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80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1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