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奈留斯书店——新中国图书在瑞典的翻译与出版
本文选题:中国图书 + 翻译出版 ; 参考:《中国翻译》2014年04期
【摘要】:本文以瑞典哥德堡的达奈留斯书店(Danelius Handels F(o|¨)rlags AB)为线索,梳理了1964至1967年新中国图书在瑞典翻译出版的历史过程,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主动传播活动,开启了中国当代文学走进北欧国家的历史。这种短暂的本土化实践,提醒今天中国文化对外工作政策保持长期性、连贯性的重要性。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Danelius Handels Fnlags ABs of Danelius Handels, in Gotheniburg, Sweden, comb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New China books in Sweden from 1964 to 1967. Although the time is short, it is the first active communication activity in history.It open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entering the Nordic countries.This brief local practice reminds China of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a long-term and consistent policy on foreign cultural work.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公文;;翻译出版业与网络翻译:对话还是对立?[J];编辑之友;2011年04期
2 柯亚;文化研究中的翻译转向——评《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J];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2期
3 ;2009傅雷翻译出版奖新闻发布会举行[J];出版广角;2009年10期
4 伊明·阿布拉;马列著作及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维吾尔文翻译概述[J];新疆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5 李景端;;呼唤治理劣质翻译[J];出版广角;2003年04期
6 晓丽;辞旧迎新 首都翻译界欢聚一堂[J];中国科技翻译;1991年01期
7 杨荟娟;;抗日战争时期马列著作翻译的类别[J];文教资料;2010年17期
8 蒋林;;论翻译与晚清社会变革思潮的契合[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4期
9 侯若虹;;翻译事业在中国[J];对外传播;2008年07期
10 杨荟娟;;抗战时期马列著作翻译的社会条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衍习;着力打造翻译出版两大品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宋永莉;音乐翻译尚需加力[N];音乐周报;2007年
3 ;2010傅雷翻译出版奖揭晓[N];文学报;2010年
4 记者 王杨;2010傅雷翻译出版奖揭晓[N];文艺报;2010年
5 李景端;综合治理劣质翻译的呼吁[N];文艺报;2006年
6 渠竞帆;中希互做主宾国实质合作 互译出版当代文学作品[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杭零;中法文化年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世文;坚持正确导向 促进翻译繁荣[N];文艺报;2007年
9 吴水姊;让民族语文翻译架起各民族沟通的桥梁[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魏武;民族语文翻译,全国专兼职大军有10万[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闫俊侠;晚清西方兵学译著在中国的传播(1860-1895)[D];复旦大学;2007年
2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晰皆;试论出版机构的翻译出版活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涂军;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翻译出版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赵亚力;从译者主体性看张培基散文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陈述军;《圣经》汉译及汉译《圣经》在中国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冲冲;从目的论看口译质量评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许学征;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媒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40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4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