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北京话擦音格局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6 18:09

  本文选题:北京话 + 擦音 ; 参考:《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01期


【摘要】:本文使用语音格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在擦音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有关参数进行归一化和相对化,提出了擦音的G值和D值,并对北京话的5个清擦音重新进行了分析。通过擦音格局分析看到,北京话的5个清擦音相互之间具有较为清晰稳定的位置关系,擦音[s]与[x]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摩擦性质,共同构成了擦音格局的极限范围。擦音格局分析能够清楚地展示擦音的声学特性与生理特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of phonetic patter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rasure space, the related parameters are further normalized and relative, and the G value and D value of the grabbing sound are put forward.The five clear-grabbing tones of Beijing dialect are analyzed agai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attern of erasure, we can see that there is a clear and stable 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ve clear erasons in Beijing dialect, and that the erasure [s] and [x] represent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frictional properties, which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limit range of the erasure pattern.The analysis of the erasure pattern can clearly show the acoust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rasur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KZXB10021)
【分类号】:H17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云峰;;北京话方向介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2 蒋艳;;谈谈玉清话的几个常用词[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3 秦祖宣;;成都话声韵的音系学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4 詹英顺;苏静;;说“托儿”[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17期

5 林纲;刘晨;;《红楼梦》方言研究二十年评述[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6 鲁俐;;汉语教材《语言自迩集》中的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小广;;寻找广州的声音[J];黄金时代;2006年02期

8 郭辉;;淮北方言漫谈[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汪平;;宝应方言语音初探[J];语言研究;2011年02期

10 杨晓辉;;济南话的一级元音格局[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艳松;;北京话上声三字组变调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2 朱春跃;;北京话的语音脱落[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苗青;;普通话与北京话[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4 彭宗平;;北京话口语音的若干变异形式[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付莉;;浅谈北京话音系的感知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6 吴英成;;音系与词法交叉:北京话词语内部结构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7 靳光瑾;;北京话的文白异读和普通话的正音原则[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8 史定国;;现代汉语儿化词规范问题[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9 丁思志;;送气擦音的语音特点—以黔东南黄平苗语为例[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胡双宝;;说“六”[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效师;渐行渐远的老北京话[N];文汇报;2011年

2 玉蛟龙;北京话 是否还有明天[N];北京科技报;2004年

3 国昌;北京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孙曼均;京味俚语透视北京人心态[N];北京科技报;2005年

5 柳霞;中国古代的“普通话”[N];光明日报;2006年

6 曹先擢;谈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7 李志江;海峡两岸汉语语音规范的差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王继如;“恪”字究竟怎么读[N];光明日报;2007年

9 王继如;“恪”字读音的再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本版编辑 方平 何映宇;方言,,存在与消亡[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世s

本文编号:1760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60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7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